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法规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的进口新闻纸所适用的反倾销税的期终复审裁定(二)

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30号颁布时间:2004-06-30

  美国   (1)美国涉案产品产能、产量、闲置产能、产能利用率 美国新闻纸产业的有关情况(单位:万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项目 产能 823.91 772.58 676.70 641.11 576.59 595.40 产量 716.8 718.5 656.4 577 524.7 514.9 闲置产能 107.1 54.08 20.30 64.11 51.89 80.5 产能利用率 87% 93% 97% 90% 91% 86%   申请人提供的数据表明,美国新闻纸产业有巨大的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不高, 有相当数量的闲置产能,2000年以来,美国新闻纸产业闲置产能又有增加的趋势,美 国新闻纸产业产能利用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美国新闻纸产业涉案产品库存   申请人提供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美国新闻纸产业有较大的库存量。与中国新 闻纸市场表观消费量相比,其库存相当于同期中国新闻纸市场表观消费量的 47.47% 至92.43%。详情请见下表: (单位:万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项目 库存 109.7 101.4 101.9 115.1 97 中国新闻纸市场 118.68 137.49 166.36 186.46 204.33 表观消费量   (3)美国国内市场新闻纸消费情况 美国国内新闻纸消费情况表(单位:万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项目 美国国内新 1231.7 1260.9 1199 1044 1022.7 1011.1 闻纸消费量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与上一年度国内新闻纸消费量相比,2000、2001、2002、 2003年美国国内新闻纸消费量分别下降61.9 万吨、155万吨、21.3万吨、11.6万吨, 下降幅度分别为4.91%, 12.93%, 2.04%,1.13%, 这说明2000年以来美国国内消费量呈 逐年下降的趋势。   (4)美国对国外市场新闻纸出口情况   申请人提供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美国对国外市场新闻纸出口大致呈下降态 势。美国1998年至2003年对国外市场新闻纸出口总量趋势图如下所示:   美国出口总量趋势图(略)   美国对主要国外市场出口量(略)   根据2000年出口数据计算,美国对日本、墨西哥的新闻纸出口占其当年涉案产品 出口总量的65.5%,这两国是美国新闻纸的主要出口市场。   2000年至2003年美国对日本的新闻纸出口量分别为:364,234吨、304,407吨、 295,013吨、253,208吨。 与2000年相比,2001年、2002年、2003年美国对日本的新闻 纸出口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0年至2003年美国对墨西哥的新闻纸出口量分别为:156,515吨、156,254吨、 161,078吨、139,175吨。 与2000年相比,2001年、2002年、2003年中有两年美国对墨 西哥的新闻纸出口量呈下降趋势,且最近一年降幅达13.6%。   调查表明,近几年来美国对其主要出口市场新闻纸出口不景气,呈现负增长的态 势。   3、对涉案国生产商、出口商向第三国低价出口涉案产品价格或数量的审查   加拿大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2002、2003年加拿大连续对其出口市场中的5至6个国家 (地区)低价出口涉案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加拿大低价出口涉案产品情况 英国 巴西 印度 香港 印尼 马来西亚 2002 数量(吨) - 218,318 110,196 65,969 760 29,561 价格(美元/吨) - 385 406 350 380 392 2003 数量(吨) 323290 181043 269317 62907 257 6322 价格(美元/吨) 458 416 412 390 390 417   即便不扣除调整因素,上述价格也低于加拿大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且加拿大 对上述第三国市场低价出口新闻纸的数量较大,2002年低价出口424,804吨,2003年 低价出口843,136吨,分别相当于当年中国市场涉案产品表观消费量的20.8%、35%。   韩国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2002年、2003年韩国均对其出口市场中的7个国家(地区) 低价出口涉案产品, 出口数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 韩国低价出口涉案产品情况 孟加 香港 印度 马来西 新加坡 台湾 泰国 拉国 亚 2002 数量(吨) 8,926 28,059 32,588 20,029 39,424 7,933 2,763 价格(美元/吨) 340 347 380 376 353 366 316 2003 数量(吨) 26851 72563 43105 11594 37891 36250 5665 价格(美元/吨) 374 359 400 386 370 391 338   即便不扣除调整因素,上述价格也低于韩国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且韩国对上 述第三国市场低价出口新闻纸数量较大,2002年低价出口139,695吨,2003年低价出口 233,919吨,分别相当于同期中国市场涉案产品表观消费量的6.8%和9.7%。   美国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数据,2002年、2003年美国连续对其出口市场中的6个国家(地 区)低价出口涉案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如下列表格所示: 2002年美国低价出口涉案产品情况 出口市场 墨西哥 巴西 台湾 马来西亚 香港 印度 出口情况 数量(吨) 161,078 5,163 10,409 14,877 12,755 14,131 价格(美元/吨) 450 441 407 372 384 423 2003年美国低价出口涉案产品情况 出口市场 巴西 台湾 马来西亚 香港 印度 韩国 出口情况 数量(吨) 7590 8536 2075 4807 8671 32206 价格(美元/吨) 448 384 378 383 425 404   即使不扣除调整因素,上述价格也低于美国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且美国对上 述第三国市场低价出口新闻纸数量较大,2002年低价出口218,413吨,2003年低价出 口63,885吨,分别相当于同期中国市场涉案产品表观消费量的10.7%和 2.7%。   根据上述分析,2002年涉案国向其出口市场中的18个国家低价出口涉案产品达 782,912吨,约占同期中国新闻纸市场表观消费量的38.3%。2003年涉案国向其出口市 场中的19个国家低价出口涉案产品达1,140,940吨,约占同期中国新闻纸市场表观消费 量的47.3%,而这些出口市场大多数未受到反倾销措施的保护。   4、第三国对源自涉案国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及采取反倾销措施情况   (1)印度政府对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等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根据印度商工部的信息,1996年12月20日,应新闻纸生产商协会的申请,印度政 府依据《1995年海关关税修正案》和《1995年海关关税规则》, 对原产于加拿大、美 国和俄罗斯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1997年6月11日,印度商工部初步裁定 原产于加、美等国的进口新闻纸存在倾销、印度新闻纸产业遭受实质损害,并判定倾 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998年3月19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加、美等国的进口新 闻纸反倾销案做出肯定性终裁裁决,确定加拿大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为6.45%、 20.44%和23.85%,美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36.34%。   (2)马来西亚政府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等国的进口新闻纸采取反倾销措 施   根据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信息,应国内新闻纸产业的申请,2003年1月16 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等 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2003年5月29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公布了 有关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等国的进口新闻纸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决。初裁确定: 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等国的进口新闻纸以倾销价格在马来西亚销售,适用于原 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进口新闻纸的倾销幅度分别为33.55%、43.24%、39.20%;国 内产业遭受原产于上述涉案国倾销进口新闻纸的实质性损害,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 果关系。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自初裁公告发布之日起对原产于上述国家的进口新闻纸采 取临时反倾销措施。2003年8月28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公布了有关原产于 加拿大、韩国、美国等国的进口新闻纸反倾销调查的肯定性终裁裁决,裁定有关加拿 大、韩国、美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与初裁裁决完全一致,并于2003年10月11日起对 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分别征收33.55%、43.24%、39.20%反倾销税, 征税期为5年。   (3)墨西哥政府对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根据WTO网站的信息,应国内产业的申请,2003年11月25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立 案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5、涉案国需要继续采用倾销策略大量对华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表明,在没有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加拿大、韩国和美 国存在大量向我国出口新闻纸的历史。向我大量出口新闻纸的数量和变化情况如下列 图表所示: 采取反倾销措施前涉案国向我大量倾销出口新闻纸数量表 (单位:万吨) 年份 1995 1996 1997 国家 加拿大 13549.481 114270.252 175967.706 韩国 122.348 19206.786 25236.426 美国 4718.267 67739.178 78767.02 与上一年相比涉案国向中国出口新闻纸增长幅度 年份 1995 1996 1997 国家 加拿大 - 743.36% 53.99% 韩国 - 15,598.49% 31.39% 美国 - 1,335.68% 16.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在我采取反倾销措施以后,涉案国向中国 出口新闻纸的数量和变化情况如下列图表所示: 1998至2003年涉案国向中国出口新闻纸的数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家 加拿大 2,6739.62 5,065.90 1495.69 879.77 441.78 1799.68 韩国 43,243.30 6034.15 1531.70 13.12 31.97 55.92 美国 8180.71 752.70 688.01 153.41 769.47 363.23 与1997年相比涉案国向中国出口新闻纸数量变化情况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家 加拿大 -84.8% -97.12% -99.15% -99.50% -99.75% 98.98% 韩国 71.35% -76.09% -93.93% -99.95% -99.87% -99.78% 美国 -89.61% -99.04% -99.13% -99.81% -99.02% -99.54%   没有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原产于涉案国的新闻纸对中国倾销出口数量巨大,而 在反倾销措施实施后,原产于涉案国新闻纸进口量很少的事实也表明,涉案国出口商需 要通过低价倾销策略抢占中国市场,而当产品处于非倾销水平上,涉案国生产商、出 口商无法在中国市场上竞争。   在我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加拿大、美国等存在继续倾销的事实,原产于韩国的 被调查产品由于受反倾销措施的抑制,在一般贸易项下没有对华出口。若终止反倾销 措施,涉案国很可能采用倾销策略大量对华出口新闻纸,甚至再度出现措施实施前大 量倾销的局面。   (三)结论   调查表明:   1.在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即便征收了反倾销税,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涉案产 品对中国的倾销并没有消除。在复审调查期内,由于受反倾销措施的抑制,原产于韩 国的被调查产品在一般贸易项下没有对华出口。   2.根据对涉案国生产商、出口商的情况或市场条件,如新闻纸产业的产能、产量、 产能利用率、闲置产能、库存、国内新闻纸消费量、向主要国外市场出口等因素的分 析,调查机关认为,为了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少库存,促进涉案国新闻纸产业的发展, 涉案国新闻纸对中国的倾销很有可能再度发生。   3.在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涉案国大量向未受反倾销措施保护的第三国以低于正 常价值的价格低价出口涉案产品,可以预见,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涉案国很可能会 将其向世界上未受反倾销措施保护的国家的低价出口策略运用于中国,向中国市场倾 销涉案产品。   4.第三国政府已对原产于涉案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及采取反倾销措施。 在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间,原产于涉案国的新闻纸很难进入已采取反倾销措施的第三国 市场。如果中国终止反倾销措施,存在涉案国新闻纸生产商、出口商对中国市场进行 贸易转移的可能性。   5.若终止反倾销措施,涉案国很可能继续采用倾销策略大量对华出口新闻纸,甚 至再度出现措施实施前大量倾销的局面。   六、产业损害继续或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一)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消除   1、国内产业得到初步恢复   1997年受加拿大、美国和韩国进口新闻纸倾销的损害,国内新闻纸产业处于全面 亏损状态。采取反倾销措施后,国内产业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   (1)国内表观消费量   调查期内,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1998年至2002年国内市场表观消费量年 均增长14.55%,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3.83%。   (2)国内产业产能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的产能呈现增长态势。1998年至2002年,国内产业产能年均 增长18.21%,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5.45%。   (3)国内产业产量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的产量呈现增长态势。1998年至2002年,国内产业产量年均 增长21.22%,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48%。   (4)国内产业销量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的销量呈现增长态势。1998年至2002年,国内产业销量年均 增长20.77%。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01%。   (5)国内同类产品价格   1998年至2001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年均增长1.12%。2002年至2003年上 半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到2003年上半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跌到调查期内最 低水平。   (6)国内产业销售收入   1998年至2002年,国内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8.17%,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8.67%。   (7)国内产业税前利润   1998年至2001年,国内产业税前利润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0.74%。2002年同比 下降了46.17%,200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40%。   (8)国内产业期末库存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期末库存2000年前呈下降趋势,2000年达到调查期内最低水 平。2002年上半年库存上升到调查期内最高水平。2002年末,企业通过限产压库,已 将期末库存压至6.8万吨。但是,2003年上半年,受进口快速增长的影响又有较大回升。   (9)国内产业开工率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开工率2000年达到最高水平90.08%。此后持续下降,2003年 上半年下降到77.20%。   (10)产品市场占有率   1998年至2002年,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从54.47%增长到67.30%,上升了12.83 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了6.46个百分点。   (11)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增长。1998年至2002年国内产业劳动生 产率年均增幅高达21.77%,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2.05%。   (12)国内产业人均工资   调查期内,国内产业人均工资总体呈上升趋势,1998年至2002年年均增长11.06%, 200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7.75%。   (13)国内产业就业增长率   1998年到2002年,国内产业就业增长率波动于-5.06%~4.76%之间,职工就业水平 基本稳定。但2003年上半年,国内产业就业增长率下降了14.06%。   (14)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   1998年至2001年,国内产业投资收益率波动于4.86%~6.97%之间。2002年后,国 内产业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2002年为2.50%, 2003年上半年为1.12%。   (15)国内产业现金流量、投资和贷款情况   1998年至2002年,现金流量反映出国内产业投资及筹资活动相当活跃, 2000年至 2002年达到高峰;2003年上半年呈现大幅回落,国内产业已进入还款高峰期。   2、2002年后产业状况恶化与被调查产品的关系   2002年后国内产业效益下滑,产业状况恶化。调查数据表明,新闻纸进口过快是 一个重要原因。2001年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只有8.24%,2002年上升到9.75%,2003年 上半年达到14.73%,累计上升了6.49个百分点。   而来自美、加、韩的被调查产品在2002年和2003上半年,进口量分别占国内进口 总量的0.62%和0.5%;占国内市场份额的0.06%和0.07%。因此,对于2002年后国内产业 状况的恶化,被调查产品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得益于反倾销措施的作用,国内产业在措施期内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2002年后 产业状况恶化不是由被调查产品的进口造成的。所以,措施期内被调查产品对国内产 业的损害基本消除。   (二)终止反倾销措施后损害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1、对未来新闻纸供需状况的分析   (1)国内表观消费量   全球新闻纸消费量的变化和GDP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新 闻纸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新闻纸行业测算,到2005年国内表观消费量将 达到388万吨。   (2)市场供应量   ①国内同类产品供应量   到2005年国内同类产品的供应量将达到400万吨,略大于预计的表观消费量。   ②进口量   2003年进口产品约35万吨,同比增长76.35%。以2003年为基期,按其增速计算, 预计2005年进口量增长到109万吨,与国内同类产品的预期供应量合计达509万吨,国 内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   ③未来被调查产品能够增长的出口量   调查期内,被调查加、美、韩三国国内市场衰退,新闻纸消费量总体呈递减趋势。 其国内生产萎缩,2002年被调查国没有发挥的产能有100多万吨,产能闲置很大。   被调查产品依赖出口市场。2002年加拿大、美国和韩国出口比重分别为96%、13% 和17%;韩国在调查期内出口比重最高的年份是1998年, 高达48%,三国对出口依存度 很高。而2002年被调查国没有发挥的出口能力有100多万吨。   ④被调查产品出口境外其他市场存在障碍   印度于1998年3月19日对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新闻纸终裁裁定存在倾销;马来西 亚2003年1月16日对加拿大、韩国、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墨西哥2003年11月25日开始 对原产于加拿大、美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鉴于以上情况,如果我终止反倾销措施,被调查国没有发挥的潜在产能和出口能 力,将有全部指向中国市场的可能,其未发挥的出口能力占我2005年预期表观消费量 的45%,届时将加剧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   2、价格预期   (1)被调查产品对中国保持低价出口态势   1998年至2001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口被调查产品加权平均 到岸价格从1998年的607美元/吨,下降到2002年的415美元/吨,总的下降幅度32%,年 均下降9%,总体呈下降走势。2003年上半年,虽然被调查产品加权平均到岸价格有所 回升,但仍处于低价区域。因此,在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对中国保持了低价出口的 态势。   (2)进口产品价格与国内市场关联度很高   2002年后国内产业效益状况恶化,而当期销量在增长,所以价格下降是影响效益 的主要因素。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成本不足以推动价格大幅度下降,所 以价格下降是受到市场压力的结果。   2002年进口量增长29.65%,国内产业产量同比增长10.49%、销量增长20.31%; 2003年上半年,进口量增长117.44%,国内产业产量同比增长13.48%、销量增长12.01%, 进口增长快于国内产业产销增长。同时,进口产品市场份额2002年到2003年上半年累 计提高6.49个百分点。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2003年上半年与2001年比,进口新 闻纸价格下降1474元/吨;同期,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659元/吨。2003年上半年,进 口产品完税价格低于国内同类产品330元/吨。   进口产品量增价跌是国内市场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说明国内市场变化与进口关 联度很高,国内产业对进口产品价格很敏感,易受到进口产品的降价冲击。   (3)政策性变化   自2003年起,我对新闻纸产品取消了滑准税,实际关税率下降到8.5%。根据我国 入世承诺,到2006年新闻纸最终的约束税率将降到5%,对进口是利好因素。   (4)终止措施后国内市场价格走势预期   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被调查产品的反倾销税降幅基本落在55%~78%的区间。若 以2002年被调查产品平均到岸价格及各国最低适用的反倾销税率计算,加拿大、美国、 韩国将不同程度地拥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倾销调查表明,如果终止反倾销措施,倾销 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由于巨大的市场供应压力,所有的降价空间都可能转变为实际 的价格下降幅度,届时国内同类产品销售价格将受到被调查产品更大的打压。   3、未来产业状况   (1)终止反倾销措施,从被诉国进口产品的大量增加,会造成国内产业市场份额 下降、产销量减少、开工率降低。   (2)终止反倾销措施,将给被调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带来巨大的降价空间。 以2002年国内产业平均税前利润计算,如果被调查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只按 最低的降价空间降价,也将导致国内产业亏损。   (3)效益下降会给国内产业投资、还贷等带来负面影响。调查期内,国内产业进 行了大量的投资,投资总额增长十分迅速,从1997年至2002年,国内产业投资总额年 均增长29.55%,截至2003年6月,国内产业投资总额净增量很大。截止到2003年6月末, 国内产业向银行贷款本金余额很大。2003年下半年至2008年五年半时间里,国内产业 平均每年都需偿还的贷款本息负担很重。如果效益下降导致资金发生困难,将对企业 还贷和进一步的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造、技术升级形成阻碍,严重时将导致国内 一些企业停产倒闭。   (三)结论:   调查表明:   1、被调查产品所在国市场萎缩,并严重依赖出口市场;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存在 贸易障碍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极具吸引力,进军中国市场是被调查产品的 重要出路。   2、倾销调查表明,终止措施后倾销有继续和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如果终止反倾销 措施,将为被调查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时,提供更大的降价空间。   3、被调查国拥有庞大的闲置产能和出口能力,受市场竞争因素的制约,有全部指 向中国市场的可能。   4、2002年后产业状况的恶化表明,国内产业利润微薄,降价空间小,对价格反映 敏感,易招致损害。   七、裁定   根据以上调查,商务部裁定如下:如果终止征收反倾销税,加拿大、美国被调查 产品对中国的倾销很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韩国被调查产品对中国的倾销很可能再度 发生;如果终止征收反倾销税,加拿大、韩国、美国被调查产品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有 可能再度发生。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