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二)
国人部发[2005]4号颁布时间:2005-01-04
第十六条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儿少卫生学、儿童保健学、传染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的基本理
论知识,包括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和特点,影响生长发育和青少年健康的
有关因素;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等常见病的防治。熟悉与本专业
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儿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伤害
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
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工作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平均每年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a)能进行学校卫生信息的收集和档案管理;能进行青少年、学生常见病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能参与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中短期规划的制定、
实施和评价;能承担预防保健、因病缺课退学及死亡、学校生活环境、学习用具卫生
质量等学生健康监测工作,并参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结果分析的全过程;能有针
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对危险行为进行干预;能独立处理校内外发生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根据预防性卫生学参与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建设项目的
评价。
(b)掌握现场卫生监测所需仪器、设备的操作及结果评价,如采光、照明、微
小气候、课桌椅等,掌握学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监测的方法。
(c)具有协助上级医师进行科室技术管理的能力,参与组织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经常参加学校卫生信息收集和档案管
理、学校卫生监测、针对性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b)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参加专题工作不少于2项,并撰写书面专题工作总结
报告2份。
(2)带教
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对本专业初、中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年做专题
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有指导或带教1名下级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经历。
(3)科研
能根据本专业工作需要提出科研课题,完成课题设计,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
担任主管医师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全国
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作出业内人士认可的大会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全面掌握儿少卫生学、儿童保健学、传染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的基本
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学校卫生和儿少卫生领域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钻研。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口腔预防医学、
眼科学、伤害医学等。
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
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专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
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工作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从事本专业不少于35周,并保证足够的时间深
入基层和现场。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a)能指导下级医师对青少年、学生常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进行处理;能
指导学校卫生工作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能组织对学生预防保健、因病缺
课退学及死亡、学校生活环境、学习用具卫生质量等学生健康的监测工作;能负责计
划或规划的制定、组织实施、结果分析等全过程工作;能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活动;能组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等建设项目进行
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并作出结论性意见;能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b)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学生生长发育和现场卫生及常见病监测的效果评价,
掌握学生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c)具有协助科室领导全面负责本专业技术管理能力,对基层起到较强的技术
指导作用。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经常主持学校卫生监测,有针对性的
开展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b)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主持进行专题项目工作至少1项、参加专题项目工
作不少于2项,并撰写书面专题工作总结报告3份。
(2)带教
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具有对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
年为专业人员讲授专题课不少于3次;有带教下级医师或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不少于
1名的经历。
(3)科研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
根据本专业需要提出研究课题或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写出课题设计或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或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篇。
第十七条 放射卫生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电离辐射剂量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放射诊断学、放射肿瘤学、
核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放射损伤(含放射性疾病)防治、放射卫生防护、放射
卫生监督、职业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原则。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
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劳动卫生职业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放射性疾病有关的内科学、眼科学、神经科
学等临床医学知识。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
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放射卫生工作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a)能制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计划,协调实施,组织效果评价并指导
改进;能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培训,并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能进行放
射性疾病的诊断与放射性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能较好解决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及放
射损伤诊治工作中较复杂疑难的问题,参与组织突发性放射卫生事件的调查及应急处
理。
(b)掌握放射卫生人体检测检验仪器的使用及结果评价,掌握放射性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掌握放射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c)具有协助上级医师进行科室技术管理的能力,参与组织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经常参加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健
康教育活动、放射卫生学评价。
(b)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参加专题项目工作不少于2项,并撰写书面专题工作
总结报告2份。
(2)带教
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对本专业初、中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年做专题
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有指导或带教1名下级专业员的能力和经历。
(3)科研
能根据本专业工作需要提出科研课题,完成课题设计,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
担任主管医师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全国
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作出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大会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全面掌握电离辐射剂量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放射诊断学、放射肿瘤
学、核医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在放射卫生领域的某一方面有深入钻研。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法学、健康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放射疾病有关的内科学、眼科学、神经科学等临床医学知识。
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
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
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放射卫生工作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a)能制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和进行效果评
价;能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结果提出意见并组织改进;能对放射
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设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放射性相关产品的放射卫生评价,提
出结论性意见;能组织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培训,并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
能正确地解决本专业工作中复杂疑难的问题,组织对突发性放射卫生事件的调查及应
急处理。
(b)能指导下级医师使用放射卫生的人体检测检验仪器,掌握放射性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技能,掌握放射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c)具有协助科室领导全面负责本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能力,对基层起到较强的
技术指导作用。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经常主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健
康教育、放射卫生学评价和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工作。
(b)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主持进行专题项目工作至少1项,参加专题项目工
作不少于2项,并撰写书面专题工作总结报告3份。
(2)带教
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具有对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
年为专业人员讲授专题课不少于3次;有带教下级医师或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不少于
1名的经历。
(3)科研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
根据本专业需要提出研究课题或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写出课题设计或实施意见,
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或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篇。
第十八条 卫生毒理专业
(一)副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卫生毒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动物病理学、医学实验动物
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一般毒性表现和
毒作用机制、影响毒作用的因素以及特殊毒性(如致突变、致畸、致癌),卫生毒理
学试验(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和保健食品功能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其评价。
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消毒学、病媒
生物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计算机应用的
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
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卫生毒理工作
a.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
担任主管医师期间,每年平均参加本专业工作的时间不少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
(a)能熟练开展多种化学品或健康相关产品的毒性试验(如急性毒性试验、亚
慢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和致畸试验等),或保健食品功能试验,包括实验设计、
实施过程和结果解释,并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总结;能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功能评价;
参与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处理。
(b)能够对各种动物试验、第二阶段以上毒理实验和常见生化指标测定进行结
果观察和统计分析。
(c)具有协助上级医师进行科室技术管理的能力,参与组织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参加过第二阶段以上的毒性试验或保
健食品功能试验、其他类似难度的试验。
(b)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参加专题项目工作不少于2项,并撰写专题工作总结
报告2份。
(2)带教
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对本专业初、中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年做专题
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有指导或带教1名下级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经历。
(3)科研
能根据本专业工作需要提出科研课题,完成课题设计,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
担任主管医师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或在全国
性、国际性学术会议作出受到业内人士认可的大会报告。
(二)主任医师
1、专业理论知识
(1)基本理论知识
在全面掌握卫生毒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动物病理学、医学实验动
物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卫生毒理领域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钻研。掌握与本专业有
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消毒学、病媒
生物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计
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
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
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2、工作经历与能力
(1)卫生毒理工作
a.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的时间不少于35周,并保证足
够的时间深入基层和现场。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a)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多种化学品或健康相关产品的毒性试验,或保健食品
功能试验,并具备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对毒性试验的实验设计、实施过程和结果解
释作出结论性意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总结;为各种毒性试验开展咨询服务;
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或保健功能评价;能引进开发新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能解决中毒
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的疑难技术问题。
(b)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各种动物试验、第二阶段以上实验和常见生化指标测
定的结果观察、统计分析。
(c)具有协助科室领导全面负责本专业技术管理的能力,对基层起到较强的专
业技术指导。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主持过第二阶段以上的毒性试验或保
健食品功能试验、其他类似难度的试验。
(b)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主持进行专题项目工作至少1项,参加专题项目工
作不少于2项,并提出书面专题工作总结报告3份。
(2)带教
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具有对本专业中、高级专业人员的带教能力;每
年为专业人员讲授专题课不少于3次;有带教下级医师或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至少1
名的经历。
(3)科研
担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具有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
根据本专业需要提出研究课题或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写出课题设计或实施意见,
组织实施、撰写总结报告或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
3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