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法规库 > 正文

卫生部关于加强对在职卫生人员进行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通知

卫科教发[2004]131号颁布时间:2004-04-22

     2004年4月22日 卫科教发[2004]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发病率成快速上升趋势, 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 视,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 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最近召开的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 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现就加强在职卫生人员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在2004年在职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艾滋病、结核 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以下简称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 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使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的专业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 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 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 身防护工作。   (三)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包括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 乡村医生、个体医生)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 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 卫生院至少配备或培养一名主诊医生,重点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培训对象   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 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 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采供血人员、实验研究、管理、宣传教育和相关工勤人员及 乡村医生、个体医生等。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 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社 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怀;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 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班、研讨会、学术 论坛、远程教育等。培训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相 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城市卫生机构支援农 村工作中要把培训作为重要内容。   医院感染科、急诊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诊医 生等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采取进修、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培训。   五、组织管理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逐级负责、属地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全员培训 工作。   我部医政司、疾控司负责省级师资培训,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设市(地)级 师资培训,各市(地)按属地原则负责辖区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员培训的实施和统一 考核。   各省、区、市卫生厅局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全员培训每 人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人员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50 学 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形式,将全员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 学教育、岗位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在岗培训等管理中,重点抓好医院感染科、急诊科 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诊医生集中培训工作的落实。 培训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注重发挥学术团体和高校的作用。   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培训工作,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为培训 提供有利条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我部科教司组织编写具有针对性的 培训教材,制备培训光盘。   六、监督与考核   我部科教司负责全员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各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定期 督导,检查各地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和培训效果。对未按照要求开展培训工作或在限定 时间内未完成培训任务的地区,将给予通报批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训的日常监督和检查,注重对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 核。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登记考核,考核成绩可 纳入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 考核结果将与年度考核、在职培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执业注册等管理制度相衔接。   各地在全员培训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组织与管理,及时解决培训中发现 的问题,并将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我部科教司。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