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坚决取缔非法演出团体严厉打击色情淫秽表演活动的紧急通知
办市发[2003]20号颁布时间:2003-05-20
2003年5月20日 办市发[2003]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在当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时期,一些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以及农村集镇,有极少数非法演出团体置大局于不顾,四处流动演出,甚至明目张胆
地从事色情、淫秽表演,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干扰了非典型
性肺炎的防治工作。为维护演出市场秩序,切断非典型性肺炎在演出市场的传播途径,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从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的管理。
特别是在当前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特殊时期,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一定要把加强演出市
场管理与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决落实
管理责任,在保障演出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切实有效地阻断非典型性肺炎在各类演
出场所的传播途径,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取缔色情、淫秽表演等各类非法演出活
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各类演出场所及公园、广场、街道、宾馆、饭店、商场等
公共场所组织或从事含有色情、淫秽等违法内容的表演活动,对各类非法演出活动,
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构成犯罪的,移
交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三、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
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各类演出团体及演员个人《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坚决杜绝借发证乱收费或只发证不管理的不正之风。对持有演出证的演出团体和演员
个人从事色情、淫秽表演或参与其他违法演出活动的,要追究发证机关及其主要负责
人的责任。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在发放各类演出证(含2003年
年检换证)时,必须在演出证上注明发证机关的联系电话及经办人的姓名。从
2004年起,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在对各类演出活动进行审核时,凡演出证没有注明
发证机关联系电话及经办人姓名的,一律视为无证经营。
四、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类流动性演出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对外来
演出团体,要严格审核其演出节目内容、演出证及相关手续。对于演出证照不全或演
出节目内容违反国家规定的,不予核准演出。
五、为进一步加强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控工作,目前发现疫情的地区,要暂停审批
在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众聚集场所举办的各类演出活动,停止审批跨区域的流动性
演出活动。对擅自举办的演出活动,要坚决予以取缔,对擅自接纳演出活动的场所,
一律停业整顿,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对演出市场的巡查力度,对因措施
不力或失职、失察,造成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工作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要追究有关
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六、要建立健全演出市场监督举报制度,建立和完善文化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共
同组成的演出市场监督体系,加强对各类演出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各级文化行政部
门要向社会公布文化市场监督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色情、淫秽表演等非法表演活
动,必须在最短时间采取最果断的措施坚决予以制止和取缔。
七、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稽查管理人员,在公众聚集的演出场所巡查或者查处各
类非法演出活动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自身的卫生防护工
作,防止非典型性肺炎可能造成的感染,切实保障文化市场稽查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