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关于建立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的几点意见
建标字第286号颁布时间:1991-11-23
1991年11月23日 建标字第286号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是基本建设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全面系统地积累和利用工程
造价资料,建立稳定的造价资料积累制度,对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
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改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工作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地区的重视,有的并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
作,但从总的方面看,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未形成资料积累制度,积累手段也比较落
后,至使造价资料散失严重,质量不高,利用率低。为了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工作,
建立积累工程造价资料的工作制度,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程造价资料的作用
工程造价资料是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的。它是工程造价宏观管理、决策的基础;
是制订修订投资估算指标、概预算定额和其它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研究工程造价变化规
律的基础;是编制、审查,评估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
估算,进行设计方案比选,编制设计概算,投标报价的重要参考;也可作为核定固定
资产价值,考核投资效果的参考。
二、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范围
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以及工程造
价多次计价和定价的特点,造价资料积累的范围应包括:经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
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修正概算;经有关单位审定或签
订的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和竣工决算。按照建设项目的组成,一般包括建设
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资料。
三、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内容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内容应包括“量”和“价”,以及工程概况,建设条件等。
1.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造价资料一般包括:
(1)对造价有主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条件。如建设标准,建设工期,建设地点等。
(2)主要的工程量,主要材料量和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
(3)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竣工决算及造价指数等。
2.单位工程造价资料一般包括:工程内容,建筑结构特征,主要工程量,主要
设备、材料用量和单价,人工工日和人工费以及相应的造价。
3.还应包括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工日及
人工费,主要材料量及单价,主要机械使用费及台班单价以及相应的造价。
四、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原则
为了保证工程造价资料的质量,使其具有真实性、合理性、适用性,充分发挥其
应有的作用,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要求做到:
1.造价资料的收集必须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工程项目,使
资料具有重复使用价值。
2.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必须有量有价,区别造价资料服务对象的不同,做到有
粗有细,所收集的造价基础资料应满足工程造价动态分析的需要。
3.在收集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时,应注意收集整理完整的竣工决算资料,以
反映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最终成果。
4.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各行业、各地区应区别不同
专业工程做到:工程项目划分、设备材料目录及编码、表现形式、不同层次资料收集
深度和计算口径的五统一,并与估算、概算、预算等有关规定相适应。
5.既要注重工程造价资料的真实性,又要做好科学的对比分析,反映出造价变
动情况和合理造价。
6.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开发通用程序,以提高资料的适用性和可
靠性。
五、开展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工作的组织和步骤
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主要依靠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委)组织力量进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组织收集
本部门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造价资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组织
收集本地区一般工业民用工程造价资料。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委)要根据本通知的
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特点,做好规划、计划,制订出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实
施办法;要会同计划、建行、统计和物资供应部门,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
共同配合,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提供资料的义务、又有享有资料的权利,
逐步形成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组织网络;要赋予本部门、本地区定额站(工程造价管
理处)造价资料积累的任务,使其逐步成为工程造价资料积累中心,发挥其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咨询的作用。
在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工作的起步阶段,可先易后难,急用先行。对于已完工程造
价资料的积累可由近及远,量力而行进行积累;当前应抓好在建工程和计划安排建设
工程的造价资料的积累,作到经常化,制度化。争取通过"八五"期间的努力建立起本
部门、本地区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