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1日 教研[200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
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目的,是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
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
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
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
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现就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一)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解
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
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深刻
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各级研究
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实施方
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三)深入研究,建立新型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经
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要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
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
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产生一批示范性研究生
培养方案和新型培养模式。
(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
加强培养研究生的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
置,加强指导力量,改革管理机制,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条件。
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
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研究生创新中心要
与有关优势学科的平台和基地有效衔接,充分地发挥校、院、系(所、中心)已有的
研究条件和各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
(五)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加强优质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发挥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的优势,在一些基础性、
通用性课程编写出系统性强、内容新、水平高的教学用书或精品教案,或有组织地引
进一批国外先进的教材或教案。
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系,如高水平系列学术讲座、精品课程等多
媒体课件、精品教案库、信息与学术交流网站以及其它网络资源利用平台。
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加强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研究生参加
国际间的学术活动。
(六)加强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资助优秀博士生科研创新。从政策上、经费上支持博士生从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
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激励博士生
做出重大创新成果。
建立博士生访学制度。为优秀博士生访学提供支持,配备导师并为其进行实验、
合作研究等学术访问活动提供条件,以发挥特色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实现学科间、
高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设立博士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学术论坛以博士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为
主,促进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同时,积极发
挥导师和著名专家的指导作用,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评选优秀
学位论文,激励和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继续开展全国优秀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及其相关的奖励、科研资助工作。各省级学位主管部门和研究生
培养单位可开展相应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
式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
三、组织实施
(七)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一般采取立项的方
式进行。具体项目应有创新的内容,明确的目的,较大的意义,较好的实施条件,可
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必要的经费支持。项目实施应有专门管理组织和学术指导组织,实
行项目责任人制度。项目批准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项目结束时要组织必要的检查
和评价,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效益。
(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
主体,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把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切实提高研究生
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九)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
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在改革培养模式、指导和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
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对优秀研究
生导师给予更多的支持。
(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列为学校整体建
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要与“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学科建设和
重点大学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重点学科建设奠定的良好条件,实现优质研究
生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同时要发挥重大科研项目的牵引作用,促进研究生科研创
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十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委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
本部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积极推动本
地区、本部门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
(十二)教育部对全国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进行立项并给予资助,如继
续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等;
同时,对已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委及学校立项资助的,并具有示范性、
创新探索性的重点项目给予立项支持。
(十三)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成为今后一个
时期各单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工作。项目经费主要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列入预算,同
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与资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委的研究生教育
主管部门应分别筹措资金,用于支持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