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经贸法规 > 正文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印发《对外经贸“九五”科技进步计划纲要》的通知

外经贸技发[1996]第260号颁布时间:1996-04-29

     1996年4月29日 外经贸技发[1996]第2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本部直属单位,各商会、 协会、学会,各总公司: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 五”针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精神和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关于编制全 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的通知》(计科技[1994]1 254号文)的要求,为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部署/九五”期间我国对外经 贸科技进步工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布局合理的对外经贸行业科技进步体系,推 进对外经贸企业实业化进程,我部特组织编制了《对外经贸“九五”科技进步计划纲 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在认真总结“八五”期间外经贸系统科技进步发展情况和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针对外经贸系统的部门特点,明确提出对外经贸科技进步工作的指导思想 和总体目标,提出把发展对外经贸的立足点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认真 贯彻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纲要》以发展对外经贸实业化 为重点,选择了重点发展方向和一批重点发展行业,提出了“九五”计划的具体目标。   现将《纲要》印发给你们,希望各有关单位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依据《纲要》 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本单位科技进步“九五”工作计划,提高对通过科技进 步促进对外经贸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企业科技进步工作的扶持 力度,促进对外经贸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向综合化、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方向发 展。 附件:《对外经贸“九五”科技进步计划纲要》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争取在本世纪末使我国进入世界贸易大 国的前列,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关于编制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 10年长期规划的通知》[计科技(1994)1254号文]的有关精神,制定我 国对外经贸“九五”科技进步计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八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 阶段。在此期间,对外经贸在通过科技进步,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方面,成就显著。主 要表现在:   (一)对外经贸工业企业实力大大增强,据统计,直接从事外贸出口商品生产的 工业企业已达到3200家,其中一部分企业按国际化标准进行了技术改造。这些企 业每年为出口提供货源价值达100多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1/10以上, 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全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中起到了较好 的示范作用。   (二)对外经贸科技开发队伍进一步壮大。“八五”期间,对外经贸科研机构的 数量增加了一倍,而且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既有一般科研机构,又有软科学研究机 构。研究开发人员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而且在专业、职称、学历等方面进一 步趋于合理,人员素质有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对外经贸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设立 了科研开发中心。   (三)在涉及对外经贸的有关技术领域,已确立了相应的技术优势。“八五”期 间,各有关单位通过科技攻关,已取得科技成果326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 奖3项,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87项,在精细化工、视频技术、成套设备、 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医药产品等方面的生产以及茶叶加工、水产品加工、服装加工、 制革、制裘、羽绒加工、水果蔬菜保鲜、食品速冻、食用菌培育等生产领域都处于国 内领先水平,还有许多新产品在国际上获得金奖和银奖。这些科技成果技术水平先进, 所生产的产品附加价值高,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有效地增强了出口的后劲。所有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我国科学 技术发展赢得了盛誉。   (四)企业技术改造成绩显著。“八五”期间,外经贸系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 作在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档次、增强出口后劲和促进外经贸企业实业化 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产生了巨大而良好的经济效益。整个“八五”期间, 外经贸系统直接从事出口商品生产的企业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达25.5亿元人民币, 其中由国家安排的技术改造专项贷款20.6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共计新增创汇 57.82亿美元,新增产值500亿元人民币,新增利税70多亿元人民币。   (五)对外经贸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八五”期间,外经贸部组织有关 单位完成了国家“EDI的应用开发”科技攻关项目;EDI在对外经贸经营管理活 动中的应用已从试点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完成了对外贸易单证格式国家标准的制定并 逐步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实施;绝大部分外贸企业完成了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并建立了公 司局部网。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加强对外贸易工作的管理以及推动我国贸易方式向 “无纸贸易”迈进奠定了基础。 二、对外经贸科技进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国对外经贸科技进步工作,要以“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提高我国出口商品 竞争力,引导并带动全国产业升级,迎接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挑战”为中心;按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企业技术进步为手段,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 量,通过企业技术进步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企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通过追踪和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使科技成果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具体工作中,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总结我国从传统 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科技进步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我国经 济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工作可能面临的新形势;探索建立既符合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同时又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经贸科技进步机制,把发展对外 经贸的立足点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对外贸易的道路。   (二)总体目标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制度和技术进步管理体制; 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进一步发展壮大对外经贸科研机构,加强 企业科技开发中心的建设,增强外经贸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继续扶持对外经贸科 技先导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创建一批取得国际认证、按国际标准生产、能够代表国 内所属行业科技先进水平的出口样板企业;通过科技进步,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高出口商品档次,力争使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有所扩大; 扶持建立三至五个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在全国试办一到二个外经贸科技 工业园区;取得五百项左右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良好出口创汇前景的科技成果,其中, 五十项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创汇达到25亿美元。   三、对外经贸科技进步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机电产品   积极扶持数控机床、船舶、轴承、电工器材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产品和五 金工具、码钢管件、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品的出口生产,增强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能力;积极组织联、攻关,开发机电一体化新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及高新技 术产品的出口;不断强化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稳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   (二)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能源、建材、机械、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扩大国 内技术比铸成熟、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型成套设备出口,提高出口企业的服务质 量;结合国际市场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加大对我国具有技术比较优势产业的扶植力 度,大力发展电子、通讯、生物、信息、自动化、视频设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的产品开发及规模化生产,争取在“九五”期间,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有一个较大发 展。   (三)化工   根据国际化工市场动态,在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资源优势, 重点扶持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复合材料等各类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又有较高附加价 值的产品生产。   (四)轻工工艺品   认真研究世界消费品市场动态和流行趋势,紧紧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有针对性地 加强有尖尖端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于玩具、箱包、鞋帽等传统出口商品生产,通 过技术改造来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逐步向品种多样化、原材料优 质化、款式新颖化方向发展。   积极开发制革、羽绒加工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继续加强裘皮鞣制、染色等方 面的技术研究,使出口裘皮产品向高档化、时装化、彩色化方向发展;发展皮革技术, 研究开发各类皮革辅料,皮革用五金饰件。   工艺品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手工工艺品生 产,如人造发、钻石加工、人造花、草编等产品。   (五)纺织服装   纺织行业要重点解决纺织行业中存在的印染后整理技术水平落后和服装辅料生产 水平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的同时,为我 国服装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服装行业要以创国际名牌为中心,重点提高服装设计 水平和加工水平;丝绸行业要重点对蚕茧处理、丝绸后处理、印染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进行研究和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六)创汇农业与粮油食品   根据国际食品市场和世界粮油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资源特点,把 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创汇农业和精加工粮油食品方面, 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农业大省,大力推广贸工农一体化经验,创办几个出口创汇农业基 地。   在保持与发展仿生食品、速冻面点等传统商品优势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绿色食 品,推广水果蔬菜的保鲜技术,开发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 在饮料方面,进一步开发新一代产品,争取创建一至二个世界名牌饮料;在土产品加 工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茶的品种和质量。   (七)出口商品包装   出口商品包装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发展运输包装,突出保护商品功能;通过技术进 步,努力降低包装费用;充分发挥现有包装技术装备潜力,开发销售包装,增加花色 品种;发展为出口配套的包装印刷技术;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通过增强企业 的自主开发能力,促进包装工业主要装备和包装机械国产化。   (八)外经贸信息管理   完善对外经贸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贸易高效化服务实体,开展EDI、E-MA IL等网络增值业务;加强贸易网点建设,通过贸易手段的变革来降低交易成本,增 加贸易机会;大力推广“八五”EDI科技攻关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在实现出口许可 证、纺织品配额许可证EDI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外经贸业务的操作与国际接轨, 通过采用EDI来实现贸易方式的变革,使我国对外经贸业务更多更好的参与国际市 场。   四、主要措施   (一)不断完善对外经贸科技进步管理体制,强化对外经贸科技进步管理工作。   在认真研究形势,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消除现行 体制不适应对外经贸发展的各种障碍;健全、完善对外经贸科技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奖励机制,对于在外经 贸科技发展事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实施重奖;全面落实国家在技术进步、 企业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把科技进步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形成~套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   (二)增加企业技术进步投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和研究开发工作。   结合外贸公司实业化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发挥各 方面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努力扩大技改资金来源,使外经贸系统工业企业技术改 造投入达到年平均30亿元人民币。在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 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贷款、科技三项费用和科技攻关费用,力争在“九五” 期间,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总额的比例提高到3%一5%。   (三)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科学选择投资对象和贷款项目。   科学选择投资对象,重点扶持具有较强发展能力、较强自我约束能力、管理水平 高、信誉好、经营机制转换好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已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造的企 业。在资金配置上,要充分体现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资金,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 平。   轻纺、粮油食品等我国传统出口商品投资重点是以发展“精、细、深”加工为主, 提高产品质量,发展高档产品生产,创国际名牌。对于一般性加工项目,特别是涉及 受被动配额管理商品的投资要适当进行控制。   根据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扶持一些我国具有潜在比 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增加对机电仪、化工等行业出口商品生产的扶持。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配合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及国家产业化工程 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选择一批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管 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来承担国家的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项目,以此来促进和带动整个对 外经贸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和健全大中型企业中的技术开发机构,不断增强对外经贸企业的自主 开发能力。   大中型对外经贸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逐步建立起一支占职工人数 一定比例的科技人员队伍。已建立起的技术开发机构要做到经费、人员、设备、场地、 课题“五个落实”,增强对外经贸企业长远发展的后劲。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积极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   (六)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选择一批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或生产工艺用 于企业技术改造,以提高我国外贸生产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通过人员培训、人员互 访、合作研究、共同开发、吸引外资、成套设备的进口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缩短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九五”是本世纪末最后五年,也将是我国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构 筑起具有中国特色而又适应国际市场通行规则的贸易体制的关键五年。在这五年中, 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必将有一个空前的大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外经贸科技工作 任重而道远,全国对外经贸战线要团结一致,通力合作,为圆满完成“九五”计划,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而努力奋斗! (5)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