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外经贸审字[1998]第42号颁布时间:1998-05-26
1998年5月26日 外经贸审字[1998]第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本部直属事业单位,各外
贸中心,本部各直属公司:
现将《关于推进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
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部(审计局)反映。
附件:关于推进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为了积极推进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外经贸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现就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对推进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国家已经把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作为“九五”发展重要目标。江泽民总
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再次指出推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我部正在加快推进全
国外经贸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现代化发展的水平。目前,“金关
工程”进展顺利,国际电子商务网已开始运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已向信息化方向迈
出了重要的一步。可以预见,信息技术手段将在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事业组织中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7年初李鹏同志在接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部分代表时明确指出:现在各行
各业都在不断采用现代化手段,如果我们审计工作还以一种比较落后的方式去进行,
那一定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国内外经验表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建设、运转、维
护等已成为各项工作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迫切问题。为适应外经贸行业加速推进信息
化建设的总体形势,根据外经贸部和审计署的有关要求,外经贸审计工作要积极推进
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工作,即在外经贸部和审计署有关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下,与审
计对象的信息化进程相适应,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信
息技术手段和相应审计方法引入和应用于辅助审计和行业审计指导等业务。各地区、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紧迫感,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指导和投入,各级外经贸审计机构要调动广大审计人员的开拓意识和创造精神,积极
行动起来,尽快启动有关工作。
二、明确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
(一)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加强协作,强化基础,稳步推进,立足应用,
促进发展,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审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逐步适应外经贸行业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化对审计工作现代化提出的要求。
(二)主要目标
要经过几年努力,适应审计对象变化和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外经贸审计
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设备配备、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使现有成熟的
信息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在辅助审计、办公自动化和行业指导管理等业务工作中发挥
重要作用,并逐步探索体现外经贸行业特色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路子。
(三)具体任务
1.人员培训
要尽快普及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争取在几年内初步形成一支既精通审计业务又
掌握电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00年以前,省区市和部直属企事业单位一级
的审计人员,要100%接受过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培训,达到基本掌握本
单位配备的技术装备进行辅助审计和办公自动化初级操作技能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单
位要争取有30%的人员熟练掌握电脑等信息设备的操作技术,基本掌握信息化条件
下的审计方法,达到能够在审计现场对审计对象所使用信息系统进行基本分析,并根
据其特点及时全面地获取和处理所需审计数据的要求。
2.技术装备
(1)硬件设备的配置
要为各级审计机构配备与工作量相适应、性能上满足所需软件正常运行并保持适
当先进性、质量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尚未配备计算机等必要信息技术
设备的省区市一级外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和部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审计机构应在98年度
配齐,已有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应进行更新和升级,审计对象数量较多、地点较
分散的单位应配备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计算设备。已建成网络的单位应在审计机构建立
必要数量的站点,并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条件下授予与审计监督内容相适应的权限。
(2)应用软件的配置
要将应用软件的配置、使用放在与配备硬件设备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积极引进推
广成熟、可靠、易于掌握、能保证数据安全的电子表格等国内外工具软件,以及审计
机关推广的各类辅助审计软件,尽快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建成大中型
内部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单位的审计机构可与有关部门合作,依托现有应用系统开发应
用软件。争取到2000年以前,省区市一级外经贸行政主管部门和部直属企业单位
的审计机构能够有相当数量的工作计算量由各类应用软件完成。
3.信息网络建设
在条件成熟时,以数据信息保密安全为前提,依托外经贸行业有关信息化平台,
建设外经贸审计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审计机构之间通讯联系、统计报表等方面的网络
化,通过将部分工作信息上网运行,积累网上审计信息资源,进一步促进外经贸审计
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
根据驻部审计局进行的审计机构计算机应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与各地区、单位
的业务和财务信息化工作进展相比,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基础还比较薄弱。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抓紧人才培养,提高审计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
当前,审计人员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知识技能是制约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工作
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要将审计人员培训、复合型人才培养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
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各类培训尽快扭转应用水平偏低的被动局面,并调动起广大审计
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训方式可采取与本单位信息化工作
机构或具备培训条件的其他单位合作办班、自学或结合技术装备的配备有针对性地讲
解等方式进行。基础培训要立足于现有人员的实际状况,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起,
以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会计电算化、电子表格等应用软件的使用为主。对有一定基础人
员要组织中级培训,内容以有关应用软件的高级使用技巧为主,同时与信息化条件下
的审计内容、程序、方法等现代管理科学成果适当结合,逐步形成一支审计信息化建
设的骨干力量。各单位要保证质量、注重实效,切实做好审计信息化的培训工作。
(二)开展调研,摸清审计对象和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
要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对工作范围内审计对象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的调研,了解掌握
审计对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取得必要的技术资料,建立基础档案。要摸清
本地区本单位审计机构和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设备配备、实际应用效果等情况,
深入分析制约本地区、本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合
实际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确保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三)内部审计机构要积极参与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工作
信息化建设对内部审计工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各单位建设实施各类管理信息
系统时,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与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等有关机构的联系协作,主动听取
指导意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具备条件的内审机构可以积极参与信息系统建设的有
关工作,从规划阶段开始,就要认真研究和考虑系统内部的审计监督问题,提出在信
息化条件下加强审计工作的有关意见建议,为审计工作在信息化条件下发挥作用打下
基础。各企事业单位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资料,应报送上级单位审计机构。
(四)加强对外经贸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比一般事务处理型应用系
统的建设难度更大。各单位要从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审计信息化建设明
确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求。要增加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创造必要条件。满足
审计监督所需的资源要求。要深入实际,协调解决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
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各级外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的指导和
督促,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设备配置、应用软件引进推广等提出指导意见和要求。
各单位在审计软件开发项目实施前,应报部(审计局)备案,必要时由部(审计局)
协调组织联合开发或引进现有成熟软件平台,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在网络建设等工
作中也要根据全行业的整体部署,坚持协调统一的建设步伐和技术标准规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