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投资价格法规 > 正文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26号颁布时间:2004-04-30

  66、现代科学仪器设备   高度精密、精确、高通量、便捷、快速的现代科学仪器设备和科学测试方法是科 学研究、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近红外光谱仪、等离子 体光谱仪、金属原位分析仪、辉光光谱仪、激光光谱仪等光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新型电化学传感器、PH计、电导仪、离子计、电位滴定 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动态冲击试验机、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材料图像分析仪、智 能化电磁超声探伤仪等材料性能检测仪器,二维色谱、阵列毛细管电泳、表面等离子 体共振成像、激光诱导荧光等医学研究仪器。   67、网络化制造   网络化制造是按照敏捷制造的思想,采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灵活有效、互惠互利 的动态企业联盟,有效地实现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资源的重组,从而提高企 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新模式。它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 重大影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企业资源信息网及相应的企业核心信息、产品、图 形和技术资源等分布式数据库,支持网络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   68、全开放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   全开放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是提升传统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高技术产品,现 场总线技术是实现控制系统开放、分布的重要基础。我国在基于现场总线的新一代全 分布式控制系统及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的开发研究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具备了 产业化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适应于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并能利 用Internet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适用 于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及硬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   69、新型传感器   传感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新型传感器不仅追求高精度、 大量程、高可靠性、低功耗、远程分布和微型化,而且正朝着集成化、数字化、多功 能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 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型传感器以及红 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   70、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依赖于先进的关键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发展。近年来,我国 在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工艺及装备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的成套加工技术,近终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 造、精密锻造、精密冲压、超塑性成形、回转成形),自动化成形装备及集成系统, 快速原型成套技术及装备,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和优化软件,模具加工工艺及设 备。   71、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   激光加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工艺灵活、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生产过程清洁 以及便于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优点,可以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切割、 焊接、表面处理、打标、打孔及微细加工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性能稳定的大功 率激光器,大型轧辊表面强化设备,激光精密加工设备,激光切割和薄钢板拼焊用成 套设备等。   72、数字化制造设备   数字化制造设备是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制造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 发展各种数字化设备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备。机械 加工行业对高质量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对我国传统机械加工行业进 行数控化改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高精度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 高质量的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可重组柔性数控机 床及特种数控机床,光、机、电一体化的胶印机等。   73、工业机器人   随着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制 造业对应用工业机器人提出了迫切需求。采用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装备对改进 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业机 器人的生产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具有小批量生产能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工业机 器人的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锻压、喷涂、焊接、搬运、装配和检测),基于工 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   74、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   电力电子技术是实现高效节能、改造传统产业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而 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和基础。近年来,我国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变 频整流装置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中、小功 率单管、功率模块和智能模块,非穿通型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芯片及模块,变频调速 装置和变频电源,大容量晶闸管,高速斩控型无功动态补偿/滤波装置,高压、大功 率、无谐波污染的变频调速机组,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装置,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全数字控制交流调速装置,高压、大功率调速电机及控制系统。   75、汽车关键零部件   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舒 适性以及汽车尾气的达标排放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技术引进,我国在汽车关键零部 件的开发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微型车和轻型车关键零 部件(轿车自动变速箱、高性能刹车部件、安全气囊、电喷系统、新型汽车高效节能 空调系统、大型轻合金覆盖件和汽车电子配件)、小排量高性能汽油机,家用轿车柴 油机以及中、重型车用柴油机。   五、先进能源   76、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以氢或富氢气体为燃料,以空气中的氧为氧化剂,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 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几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 化物。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00W~1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 电极、Naf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用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电 池,融熔碳酸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池。   77、氢的制取和贮运   氢的制取、贮运、加注技术产业化可使氢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二次能源 得到公认。随着氢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制氢和贮氢技术的产业化日趋重要。近期 产业化的重点是: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以及相关的 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及氢燃料电池补充加注设备。   7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并推广生物质能、风能、太阳 能、氢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 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生物质气化发电和供气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 750kW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及生产技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 关键部件,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中、高温太阳能发电设备、地源热泵 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   79、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高产、高效、安 全、集约化是原煤生产和煤炭洗选、配煤的主要发展方向。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 直径重介旋流器、动筛跳汰机、空气重介和复合式干法选煤机等高效洗选、配煤装备, 能适应我国煤矿地质和生产条件的新型成套生产装备(高产高效综采机械、快速掘进 机械,机械化支护装置、安全技术装备等),水煤浆专用设备及高性能添加剂,型煤 加工及利用设备,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煤粉燃烧污染控制技术, 中、小型低污染煤气锅炉,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地质灾害勘探技术装备, 煤矿瓦斯高效抽放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   80、石油勘探技术及设备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石油 工业的整体水平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勘探对象的地表、 地下条件及油藏类型复杂,大多数油田处于开发后期,注水效果变差,希望借助新的 技术和装备来提高可采储量和油田采收率。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山地、沙漠、浅海 和深海等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多波地震勘探技术,高性能数控、成像测井 技术,特殊水平井、欠平衡等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及装备,复杂深 井钻井技术及装备,凝析油气田、稠油、超稠油等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及装备, 新型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新型浮式生产储油轮。   81、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油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加氢技术,以改善油品质量,提高轻油收率。近期产业化的重 点是: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相关技术,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柴油深度脱硫加氢技术, 20万吨级润滑油加氢处理装置,20~40万吨级稠油、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   82、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加快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规 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等。   83、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系统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例为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在未 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目前我国煤炭的转化利用率较低,燃煤排放物 已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发展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 200~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低NOx燃烧器、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低 NOx燃烧技术,300MW热电联产机组。   84、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水电机组   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污染、节约资源是今后火电机组的发展方向。发展大容量超 临界机组和空冷机组是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60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600MW空冷火力发电机组, 700MW级水电机组,300MW抽水蓄能机组。   85、核电及核燃料设备   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可大规模提供的电力 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核电对促进我国能源多元化、电力结构的优化以及保 证我国能源的合理开发和供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60万千 瓦级核电设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气体离心铀浓缩、核燃料后处理、 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高性能核燃料元件。   86、长距离高压输气设备   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天然气化工将起到重 要的作用。为保证西气东输工程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行,进一步发展更高压力的长距 离管道输送技术十分重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输送压力12MPa以上的输气设备,钢 材、管材及施工机具的制造,管道监测机器人,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维护 装备,天然气脱硫、脱水技术及设备等。   87、长距离高压输变电设备   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高压、大容量、长距离送电和异步联网的重要手段。西部高 海拔、高温、高湿、重污秽、多雷、强紫外线等严酷自然环境对超高、特高压输变电 系统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期产业化重点是:直流输电系统及设 备,750KV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电网电气安全运行新技术,大型 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工补偿设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及 设备,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等。   88、半导体照明器件   半导体照明是一种基于LED技术的先进照明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在LED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初具规模,尤其是蓝光技术的突破,为实现白光及半导体照 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高亮度外延片,半导体照明装置以及蓝、 白光技术。   89、天然气资源的优化利用    未来的几十年里,天然气在能源和化学化工原料结构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我 国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化 学工业,增加天然气的附加值,是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催化活化,甲 烷部分氧化(包括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甲醛及甲烷脱氢 芳构化等高性能催化剂,燃气轮机技术。   六、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90、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我国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原水中一些污染物质不能被现有常规制水 工艺有效去除,导致自来水部分水质指标不合格,构建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已迫 在眉睫。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植物生长型水源生态保护技术,原水生物预处理、水 厂生物强化过滤及生物活性炭等好氧微生物水处理技术,有效除藻技术,有机物的高 级氧化及催化氧化技术,高效膜过滤技术,广谱优化消毒技术,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技 术以及有机物的高效吸附剂。   91、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的产业化将提供安全、可靠的淡水供给,是我国解决21 世纪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沿海地区和西部苦咸水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苦咸水利用(热法和膜法)技术与装备,海水直接利用 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92、工业和城市节水技术   我国水资源贫乏,缺水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制约因素。因此, 加速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发展城市节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 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后再生水回用技术以及配套水处理化学 品,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负载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组件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水的 重复利用、高效率循环冷却水、高效洗涤技术及装备;城市节水器具和设备,供水管 网的防漏技术等。   93、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虽然已有一定的治理技术,尚需进一 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近期产业化重点为:工业生产排放中有一定毒性和难降解污 染物的工业废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技术和设备(农药、染料、医疗造纸、皮革、印染 等);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成熟可靠治理技术和设备(酒精发酵废液 等);各类采油废水回注技术、高效石油炼制废水处理技术;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制 与开发(混凝剂、稳定剂、消毒剂、消泡剂、脱色剂等);工业废水处理中污泥的处 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   94、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   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类危险固体废弃物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它又具有较高 的回收价值。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危险废物高效、安全、可靠的焚烧技术及设备, 焚烧渣、飞灰熔融技术和设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固化技 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处理技术与设备;有害化学品处理技 术;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整备技术和装备;电子产品和家电废物的回收和处理技术及 设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设备等。   95、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   尾矿、冶炼渣、煤矸石、粉煤灰、油页岩渣、磷矿渣、凝灰岩和赤泥等工业固体 废弃物的大量堆存,不但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和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对资 源的一种浪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用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 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矿山 尾矿整体利用管理系统。   96、机动车排气净化装置和降噪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产生的污染对城市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有关 机动车排放的国家标准日趋严格。推广低能耗、低排放量及低噪音的洁净燃料汽车和 混合动力汽车,既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迫切 要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机动车排气净化器,机动车排气净化用高性能蜂窝载体、 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油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和设备,低噪音处 理技术和设备。   97、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及装置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植被恢 复、补植、补造和重建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风、抗寒、抗旱优良林草品种,林草 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及富营 养化防治技术。   98、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我国陆地及海洋的环境监测基本上处于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阶段,采样仪器以 手动、半自动为主,直读型、在线型、应急检测用仪器的市场大多为国外产品占据。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氮、总磷、烟尘(粉 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样品采集、处理和数据的传输 技术及设备;环境空气质量和地面水连接自动监测仪器以及系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等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仪以及预警、警报仪器;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及系统;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和仪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 装置,二恶英分析技术及设备。   99、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推行清洁生产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降低污染排放,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 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电力、建材、有色、化工、造纸、酿造、纺织、石油等行业新 工艺和设备的清洁生产技术。   100、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   生活垃圾存在产生源多、性状复杂且不稳定、污染影响范围大的特点,仅靠单一 的处理技术或设备难以达到有效治理污染及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近期产业化的重 点是:垃圾分选技术和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置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设备;垃 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和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   七、航空航天   101、支线客机   目前我国支线航空运输已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各航空运输企业对安全、经济、 舒适和先进的支线客机的需求量加大。发展先进支线飞机这一战略性产业,对于提高 我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相关的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30-100座级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并对现有型号进行适应性改进、改型。   102、民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诸多领域对直升机(包括无人驾驶直升机)、通用飞 机(包括小型和超小型、中距和短距无人驾驶飞行器)提出了使用需求。目前我国直 升机、通用飞机工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科研、生产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适 用于交通运输、紧急救援、电力工程、消防、公安执法、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林 监测、地质勘探、海洋观测、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目标搜索、反恐侦察和旅游等领 域的民用直升机(包括无人驾驶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包括小型和超小型、中距和短 距无人驾驶飞行器)。   103、运载火箭   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航天大国都将发展新型航 天运载工具视为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发射卫星等航天器的 需要和提高对外发射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加快发展新型运载火箭,并对现有运载 火箭进行适应性改造。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新一代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毒和无污 染的运载火箭,并形成通用化的系列运载火箭型谱。   104、民用卫星   卫星技术的掌握、发展和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 志之一。利用通信、广播、导航、对地观测和返回式卫星技术建立我国天基基础设施, 是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第二代导航 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技术,大容量的广播(含电视直播)、通信卫星公用 平台,卫星遥感系统的综合应用平台等。   105、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正向规范化、产业化、与其它系统逐步融合的方向发展,并已开始 进入市场的高速增长期。我国在GPS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已建立自主的北斗导航 试验系统,并在筹建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和开展中欧伽利略计划的合作。近期产业化的 重点是: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芯片组和嵌入式软件,自导航终端设备系列,高精度定位 测量系统,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车辆通信导航系统。   106、卫星遥感应用系统   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在气象预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资源和海洋考察等方面的 应用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卫星遥感及其应用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将产 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集中式数据接收、定量化处理、模 式化应用的公用共享平台,卫星遥感系统在气象服务、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林监 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等专业领域的应用。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