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26号颁布时间:2004-04-30
31、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遍及轻工、食品、化工、能源、环
保、农业和医药等诸多国民经济领域。推进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点产品的产业化对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
产品,包括生物化工原料及新材料,新型酶制剂与重大酶制剂产品(低聚糖酶制剂、
超氧化物歧化酶、凝乳酶、复合酶制剂、高性能洗涤剂酶制剂和化妆品用酶制剂),
新型氨基酸和寡糖等。
32、疫苗和创新药物
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和创新药物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传染病的危害
方面发挥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疫
苗、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流感(裂解)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出血热疫苗、轮状
病毒疫苗、冻干口服痢疾疫苗、SARS疫苗等新型疫苗及联合疫苗;疫苗生产用清
洁动物(原代细胞源)及传代细胞;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
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糖类药物以及作用新靶点的天然药物
和贵金属药物等。
33、基因工程多肽及基因治疗药物
基因工程多肽及基因治疗药物是生物技术产业中最成功的领域之一,也是新药开
发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
业化的重点是:促进人血小板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人白细胞介素-11、胰岛素、葡激酶和重组人P53腺病毒
注射液,蛋白质纯化及后处理技术。
34、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制备和规模化生产技术日
益受到重视,已成为现代生物制品生产和临床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产杂交瘤细胞株,配套以中空纤维反应器为核心的从细胞保
存、培养、扩增到浓缩、纯化、冷冻的全套硬件设施。各种肝炎、艾滋病、SARS病毒、
性病、早早孕、排卵、重大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癌症及吸毒等检测用单克隆抗体;造
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所需的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
的免疫分型诊断CD系列单克隆抗体。医疗诊断用生物芯片、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治疗用单克隆抗体和工程抗体及相关融合蛋白等。
35、重大疾病防治药物
针对重大疾病防治的需要,在积极研制创新药物的同时,要加强对疗效确切、使
用量大面广的新产品及国外专利过期药物的开发和产业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治
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溶栓药物、生化药物,诊断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抗艾滋病药物,
免疫活素,人血代用品,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降糖药
物,抗肝炎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物,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
风湿类疾病用药的换代产品,老年性疾病防治药物,镇痛、戒毒类药物等。
36、新型给药系统技术与装备
我国是医药生产大国,原料药工业发达,但制剂生产相对落后。国际上制剂工业
发展很快,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多种剂型,特别是缓释、控释、靶向和透皮吸收、粘膜
吸收等新型给药系统技术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发展的热点。新型给药系统技术的提高
已成为促进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效、速效、
长效、靶向给药的新型药物制剂,缓释、控释、透皮吸收制剂以及蛋白或多肽类药物
的口服制剂;新型给药系统技术与装备;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
37、计划生育药具
计划生育药具是满足人们计划生育需求、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物质基础。随着计
划生育知情选择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加安全、方便和个性化的避孕
节育药具新品种和新剂型。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生育调节药具,米非司酮新剂型,
第三代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缓释、控释新材料和新剂型,避孕疫苗,用新型医用高分子
材料制造的避孕套和避孕制剂。
38、中药制品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发展传统中医
药,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并实现产业化,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近期产业化的
重点是: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
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药新药,中药复方药及饮片。中药材优良品种的规范化、标准
化、规模化种植及繁育,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高效活性物质提取技术。
39、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
我国中药工业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中药产业的
现代化发展。因此,应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及成套装备,促进传统中药产
业的技术升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单元制药技术及配套设备,新型中药饮片生产
工艺与装备,包括提取、分离、浓缩、纯化、干燥、灭菌、制剂成形、包装及物料传
送等生产过程在内的组装式自动化生产线,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
系统,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
40、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和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是一个十分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利
用目前我国已有的技术基础,加快医用生物材料和制品的开发与生产,对促进我国生
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骨(牙)及关
节系统用的生物活性修复替换材料和体内植入物,组织工程血管及人工心瓣膜,人工
心瓣膜等心血管系统替换材料和制品,软骨、骨、肌腱、皮肤、眼角膜等结构性组织,
介入导管和器件,介入性治疗材料,医用硅橡胶制品,琥珀酰明胶血浆代用品,血液
净化材料和体外循环装置等。
41、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
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是当今生命科学与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学科交
叉并高度综合的产物,是将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将生命体与诊断、医疗、
康复等装置视为一个系统,并充分考虑其相互作用的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领域。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装置,新型肿瘤治疗设备,新型
多功能眼科、外科激光治疗设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诊疗设备,全数字化彩色B超
设备,全身螺旋CT扫描设备,医疗磁共振成像系统,医学材料表面处理设备,生物
微系统检测技术(如床侧生化检测技术和介入式微型检测技术)等。
42、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
医学信息技术产业是卫生事业中新兴的领域,发展医学信息技术十分重要。近期
产业化的重点是:用于病人信息采集的集成传感器和集成电生理放大器,适用于社区
诊所和家庭的具有联网通讯能力的便携式诊断及治疗仪器,病人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知
识库、专家系统,医学信息数据库,医院管理系统,数字中药系统,数字医学影像存
储系统,远程医疗诊断、监护和教育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系统。
三、新材料
43、特种功能材料
特种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及
其相互转化功能,并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新型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
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超
导材料,功能陶瓷、功能薄膜、人工晶体和金刚石等信息材料,气敏、湿敏、磁性液
体、巨应力及巨磁阻抗等传感材料,氢的制备及分离、储氢合金和储氢容器、太阳能
电池、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和新型电容器等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液相分离膜材料,烯
烃等聚合物及清洁生产所需催化材料。
44、环境友好材料
环境友好材料是在原料采集、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生循环利用以及废料处理等
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的特点,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
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多功能材料,
可循环回收材料,低毒少害材料(如废弃物再资源化制造新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
料,建筑与海洋防护用环保涂料等。
45、稀土材料
稀土是信息、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等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我国稀土储量、产量
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已形成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纯度稀
土氧化物和稀土单质的分离、提取技术,高性能纳米晶软磁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粉体,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
转换膜,超大磁致伸缩材料,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
46、复合材料
由于异质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统材料
的发展潜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铝-钢、钛-钢、铜-钢、
铝-钛、铜-铝等双金属材料,金属基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金
属复合材料等。
47、工程塑料及新型催化剂
工程塑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电器设备和基础
设施建设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对增强性能、减轻重量及降低能耗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性能化改善了通用塑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近期
产业化的重点是: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氟塑料成形加
工技术,聚烯烃催化剂、高效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及原位聚合聚烯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
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电器用合成树脂材料,万吨级酯交换法PC塑料、千吨级PA11塑料、
万吨级通信和电力电缆用及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生产技术及设备。
48、高性能密封材料
密封件是保证机械装备高效、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件,其技术水平、
质量及性能直接影响配套主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我国密封材料及制品经过十多
年的发展和技术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一般产品能满足各类主机的配
套要求,但高压、高速、精密、耐高温低温和耐腐蚀的密封件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
大型成套设备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高温、高压机械用密封件,
石油化学工业用高速透平压缩机的非接触气膜密封件,金属磁流体动密封件等。
49、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因其纳米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是目前新材料发展的热
点之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
金属材料,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
50、膜材料及组件
膜材料及组件在能源、电子、石化、轻工、医药、环保和有色金属工业等领域起
着重要作用。国际上,微膜和透析膜市场最大,气体分离膜已达到工业化规模,渗透
汽化膜、无机膜和纳滤膜和用于传感器件的纳米结构敏感膜及复合敏感膜等正在迅速
发展。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均相系列荷电膜及装备,
聚烯烃类微滤膜及应用,纳米结构敏感膜,液体脱气膜、装置及应用,氯碱用膜材料。
51、镁、铝、钛合金材料
镁、铝、钛合金材料因其超轻、高比强度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
汽车、高速列车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特别是作为便携式小型电器的关键结构材料,近
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
材料,高强度、高韧性变形铝合金,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镁及镁
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镁、铝、钛合金系列化产品(线、板、带、薄板、铸件、断件、
异形材等)的加工与焊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
备。
52、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
我国既是钢铁材料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同时又是钢铁材料世界第一进口大国,面
临进一步扩展的市场需求,必须解决冶金资源匮乏的问题及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钢
依赖进口的问题。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取代传统钢铁材料,减少钢铁消耗,
提高产品竞争力。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先进微合金化、
高均质(全等轴晶)连铸坯、高洁净钢的冶炼工艺,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铸锻工艺和
焊接技术,新一代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等。
53、新型选矿设备及药剂
我国选矿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大型化和自动控制方面
差距更大。近年来经过科技攻关,已开发出适合我国矿石性能和生产条件的成套设备
和一些高效、低毒的新型药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用于大型金属矿山(铜矿、铁
矿)和难处理矿(铝土矿、钨矿、锡矿、钛矿及低品位氧化锌矿等)的成套选矿设备
(包括高效节能的粗碎、细碎、浮选、磁选和大型过滤设备),高效低毒的捕收剂、
调整剂、起泡剂等选矿药剂。
54、大中型乙烯裂解和分离装置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目前国内乙烯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置规模小,
原料偏重,经济效益差。我国已先后成功地开发了系列CBL型乙烯裂解炉和乙烯分
离工艺。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0万吨/年大型裂解炉,30~45万吨/年乙烯
装置及新建大型乙烯装置;15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大、中型乙烯分离工艺及
配套的丁二烯抽提、碳五分离和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及设备。
55、重交通道路沥青
随着我国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道路建设的等级比以前有明显提
高。因此,优质道路沥青的供应问题成为沥青市场的焦点。发展我国重交通道路沥青
产业,使重交通沥青立足国内,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
点是:利用环烷基原油资源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用重油和含硫原油生产高质量的
AH-70、AH-90等牌号的重交通道路沥青。
56、油田化学品
油田化学品贯穿石油生产的全过程,对增加产量、提高采油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三次采油需要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油剂、耐高温和耐盐聚合物驱油剂以及新型驱
油用表面活性剂,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含蜡量高,中、长输油管线需要高效清防蜡剂和
降凝降粘剂;三采出来的油水微乳液也需要大量的原油破乳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万吨级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万吨级钻井液用化学品,万吨级高效清防蜡剂和
降凝降粘剂,千吨级高稳原油破乳剂,采油和炼油缓蚀剂等。
57、造纸化学品
造纸工业是以纤维为原料的化学加工工业,在制浆、漂白、打浆、抄造及成纸加
工等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化学品,造纸化学品能赋予纸张各种优异性能,对于提高纸
张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起着决定性作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2万吨/年造纸专用
增强剂,万吨级涂布纸用专用化学品,万吨级造纸用树脂障碍控制剂,2万吨/年高
留着型淀粉表面施胶剂,5千吨级印刷适应性改进剂,万吨级造纸增强填料石膏晶须
产品等。
58、盐湖提锂和提镁技术
我国西部盐湖中具有丰富锂资源和镁资源,主要以锂盐和镁盐的形式存在。锂作
为重要的高科技材料,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近期产业化重点是:千吨级碳酸锂和高纯
氯化锂,高纯锂及相关产品,电解镁、高纯镁砂和氢氧化镁。
59、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
工业催化剂通常附着在多孔材料载体上,它继承了多孔材料良好的流体透过能力、
大比表面以及流体分布可控等结构特性,与催化剂的功效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工
业过程的反应速度,形成一种特殊的功能复合材料。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能源工业
净化燃煤烟气用金属催化过滤材料,金属多孔材料表面预处理技术,载体复合、催化
剂活性组分附着等表面技术,金属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催化过滤材料的制备技
术。
60、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
金属粉体材料和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广泛应用于涂料、催化、焊接、表面喷漆等领
域。近期的产业化重点是:超高温、高压惰性气体雾化制粉技术,超声振动雾化制粉
技术,注射成形、温压成形、喷射成形等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系列化的粉末冶金产品
(如汽车零部件)。
61、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
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绝缘等优良特性,在石油化工、
冶金、机械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近期产业化重点是: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连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细晶氧化铝
产品,低温复相陶瓷产品、碳化硅陶瓷产品,新型陶瓷刀具等。
62、表面涂、镀层材料
随着高层建筑、交通、汽车、船舶工业的迅速发展,涂镀层材料不断向高耐候性、
耐腐蚀、耐高低温、耐磨损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相关表面改性技术(如激光表面
熔覆与改性、离子束增强辅助沉积镀膜、离子注入等)相继问世。近期产业化的重点
是:环保型防腐涂料,环保型高性能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高温陶瓷涂敷材料,钢结
构防火、防腐涂料,高档汽车用金属颜料,特殊功能性薄膜及器件,先进高能束表面
改性技术。
63、特种纤维复合材料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以其重量轻、强度高的优势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期产业化
的重点是:碳纤维、无碱玻璃纤维、氨纶纤维、芳纶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片状模
塑料模压工艺,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纤维缠绕技术及挤拉技术,低成本、高性能、特
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玻璃钢输气管道、
轴承、渔船、汽车覆盖件等。
64、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
子午线轮胎具有高速、安全、节油、耐磨、长寿命等特点,是轮胎工业发展的方
向。目前我国对子午线轮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天然橡胶专用
胶及其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1万吨/年以上子午线轮胎用改性尼龙帘子布、高模低
收缩聚酯帘线纤维,5000吨/年丁苯吡胶乳,3万吨/年硬质新工艺炭黑,
1.5万吨/年软质新工艺炭黑,1.5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及丁基橡胶,
3000吨/年助剂新品种等新型原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四、先进制造
65、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理论,
形成相应的自动化硬件、软件及系统,对过程实施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
决策,实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确保安全的
高技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
统,公用工程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
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