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颁布时间:1995-10-30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5年10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公布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十章 通用航空
第一百四十五条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
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
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第一百四十六条
从事通用航空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所从事的通用航空活动相适应,符合保证飞行安全要求的民用航空器;
(二)有必需的依法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
(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限于企业法人。
第一百四十七条
从事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的,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办理登记。
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的,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领取通用航空经营
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工
商登记。
第一百四十八条
通用航空企业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应当与用户订立书面合同,但是紧急情
况下的救护或者救灾飞行除外。
第一百四十九条
组织实施作业飞行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飞行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防止对环境、居民、作物或者牲畜等造成损害。第一百五十条
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应当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第十一章 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第一百五十一条
民用航空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发送信号,并向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报告,提出
援救请求;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应当立即通知搜寻援救协调中心。民用航空器在海上遇
到紧急情况时,还应当向船舶和国家海上搜寻援救组织发送信号。
第一百五十二条
发现民用航空器遇到紧急情况或者收听到民用航空器遇到紧急情况的信号的单位
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通知有关的搜寻援救协调中心、海上搜寻援救组织或者当地人民
政府。
第一百五十三条
收到通知的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地方人民政府和海上搜寻援救组织,应当立即组
织搜寻援救。
收到通知的搜寻援救协调中心,应当设法将已经采取的搜寻援救措施通知遇到紧
急情况的民用航空器。
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一百五十四条
执行搜寻援救任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尽力抢救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按照规
定对民用航空器采取抢救措施并保护现场,保存证据。
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用航空器事故的当事人以及有关人员在接受调查时,应当如实提供现场情况和
与事故有关的情节。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用航空器事故调查的组织和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二章 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第一百五十七条
因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或者从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落下的人或者物,造成地面
(包括水面,下同)上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但是,所受
损害并非造成损害的事故的直接后果,或者所受损害仅是民用航空器依照国家有关的
空中交通规则在空中通过造成的,受害人无权要求赔偿。
前款所称飞行中,是指自民用航空器为实际起飞而使用动力时起至着陆冲程终了时
止;就轻于空气的民用航空器而言,飞行中是指自其离开地面时起至其重新着地时止。
第-百五十八条
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赔偿责任,由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承担。
前款所称经营人,是指损害发生时使用民用航空器的人。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权已
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授予他人,本人保留对该民用航空器的航行控制权的,本人仍被视
为经营人。
经营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在受雇、代理过程中使用民用航空器,无论是否在其受
雇、代理范围内行事,均视为经营人使用民用航空器。
民用航空器登记的所有人应当被视为经营人,并承担经营人的责任;除非在判定
其责任的诉讼中,所有人证明经营人是他人,并在法律程序许可的范围内采取适当措
施使该人成为诉讼当事人之一。
第一百五十九条
未经对民用航空器有航行控制权的人同意而使用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造成
损害的,有航行控制权的人除证明本人已经适当注意防止此种使用外,应当与该非法
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六十条
损害是武装冲突或者骚乱的直接后果,依照本章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人不承担责
任。
依照本章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人对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权业经国家机关依法剥夺的,
不承担责任。
第一百六十一条
依照本章规定应当承担责任的人证明损害是完全由于受害人或者其受雇人、代理
人的过错造成的,免除其赔偿责任;应当承担责任的人证明损害是部分由于受害人或
者其受雇人、代理人的过错造成的,相应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损害是由于受害人
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错造成时,受害人证明其受雇人、代理人的行为超出其所授权
的范围的,不免除或者不减轻应当承担责任的人的赔偿责任。
一人对另一人的死亡或者伤害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时,损害是该另一人或者其受
雇人、代理人的过错造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六十二条
两个以上的民用航空器在飞行中相撞或者相扰,造成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
应当赔偿的损害,或者两个以上的民用航空器共同造成此种损害的,各有关民用航空
器均应当被认为已经造成此种损害,各有关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均应当承担责任。
第一百六十三条
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四款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人,享有依照本章规定经营
入所能援用的抗辩权。
第一百六十四条
除本章有明确规定外,经营人、所有人和本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的应当承担资
任的人,以及他们的受雇人、代理人,对于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或者从飞行中的民用
航空器上落下的人或者物造成的地面上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但是故意造成此种损害的
人除外。
第一百六十五条
本章不妨碍依照本章规定应当对损害承担资任的人向他人追偿的权利。
第一百六十六条
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应当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责任担保。
第一百六十七条
保险人和担保人除享有与经营人相同的抗辩权,以及对伪造证件进行抗辩的权利
外,对依照本章规定提出的赔偿请求只能进行下列抗辩:
(一)损害发生在保险或者担保终止有效后;然而保险或者担
保在飞行中期满的,该项保险或者担保在飞行计划中所载下一次降落前继续有效,但
是不得超过24小时;
(二)损害发生在保险或者担保所指定的地区范围外,除非飞行超出该范围是由于
不可抗力、援助他人所必需,或者驾驶、航行或者领航上的差错造成的。
前款关于保险或者担保继续有效的规定,只在对受害人有利时适用。
第一百六十八条
仅在下列情形下,受害人可以直接对保险人或者担保人提起诉讼,但是不妨碍受
害人根据有关保险合同或者担保合同的法律规定提起直接诉讼的权利:
(一)根据本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保险或者担保继续有效
的;
(二)经营人破产的。
除本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抗辩权,保险人或者担保人对受害人依照本
章规定提起的直接诉讼不得以保险或者担保的无效或者追溯力终止为由进行抗辩。
第一百六十九条
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提供的保险或者担保,应当被专门指定优先支付本
章规定的赔偿。
第一百七十条
保险人应当支付给经营人的款项,在本章规定的第三人的赔偿请求未满足前,不
受经营人的债权人的扣留和处理。
第一百七十一条
地面第三人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
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自损害发生之日起3年。
第一百七十二条
本章规定不适用于下列损害:
(一)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或者对该航空器上的人或者物造成的损害;
(二)为受害人同经营人或者同发生损害时对民用航空器有使用权的人订立的合同
所约束,或者为适用两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的法律有关职工赔偿的规定所约束的损害;
(三)核损害。
第十三章 对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特别规定
第一百七十三条
外国人经营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活动,适用本
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一百七十四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根据其国籍登记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协议
的规定,或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接受,方可飞入、
飞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降落。
对不符合前款规定,擅自飞入、飞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外国民用航空器,中
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令其在指定的机场降落;对虽然符合前款
规定,但是有合理的根据认为需要对其进行检查的,有关机关有权令其在指定的机场
降落。
第一百七十五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其经营人应当提供有关证明书,证明
其已经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或者已经取得相应的责任担保;其经营人未提供有关证
明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有权拒绝其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空。
第一百七十六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经其本国政府指定,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
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方可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该外国政府签订的
协定、协议规定的国际航班运输;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经其本国政府批准,并获
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方可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地
和境外一地之间的不定期航空运输。
前款规定的外国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
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方案,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第一百七十七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不得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航空运输。
策一百七十八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的班期
时刻或者飞行计划飞行,变更班期时刻或者飞行计划的,其经营人应当获得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批准;因故变更或者取消飞行的,其经营人应当及
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第一百七十九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指定的设关机场
起飞或者降落。
第一百八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机关,有权在外国民用航空
器降落或者飞出时查验本法第九十条规定的文件。
外国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行李、货物,应当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主管
机关依法实施的入境出境、海关、检疫等检查。
实施前两款规定的查验、检查,应当避免不必要的延误。
第一百八十一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发给或者核准的民用航空器适航证书、机组人员合格证
书和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认其有效;但是,发给或者核准此项证书或者执照
的要求,应当等于或者高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制定的最低标准。
第一百八十二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区内遇险,其所有人或者国籍登记国
参加搜寻援救工作,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按照两
国政府协议进行。
第一百八十三条
外国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事故,其国籍登记国和其他有关国家
可以指派观察员参加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报咨和调查结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告知该外国民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国和其他有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