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四)
颁布时间:1996-03-17
第六十三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
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第六十四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
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第六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
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
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
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
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第六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
会讨论决定。
第六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
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
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
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第六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
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
延长至30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
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
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七十条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
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
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执行。
第七十一条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
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
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
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七十三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
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
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第七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
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
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七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
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
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
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
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第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
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七十七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
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
起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第七十八条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
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第八章 期间、送达
第七十九条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
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
过期。
第八十条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
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前款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第八十一条
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
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
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
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
第九章 其他规定
第八十二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
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
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
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
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
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