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五)
颁布时间:1996-03-17
第二编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
第一章 立 案
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
案侦查。
第八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
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
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
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第八十五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
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
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
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
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第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
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八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
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
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
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第八十八条
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
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
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
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
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九十一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
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第九十二条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
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
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第九十三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
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
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九十四条
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
明笔录。
第九十五条
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
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
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犯罪嫌疑人请求自行书写
供述的,应当准许。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
第九十六条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
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
请取保候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
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
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第三节 询问证人
第九十七条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人民检
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
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第九十八条
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
负的法律责任。
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九十九条
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
第一百条
询问被害人,适用本节各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