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30日 财农[2005]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农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黑
龙江农垦总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农业部对《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农
[2004]38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培训补助资
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培训补助资金是国家设立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短期非农职业技能
培训和引导性培训的专项资金。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基本权益保护、
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引导性培训和宣传。
第三条 培训补助资金用于对受培训农民的学费补助,或对培训机构因降低收费标
准而给予的补助。中央财政对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给予适当补助。
第四条 培训补助资金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
政根据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确定的各省(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央直属垦区;下同)示范性培训任务,平均每期每人按不低于100元的标准给予
补助,重点用于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产粮大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各省具体的
补助标准,由各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工程等自行确定。
第五条 培训补助资金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券或现金等形式直接补贴给
受培训农民,也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
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须经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认
可,并由其统一免费向农民发放。
第六条 培训机构须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
评审确认;收费标准须经公开招标确定或经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并报当地农村
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 短期培训时间一般为15-90天,具体培训时间由培训机构根据工种的
不同确定,并报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培训机构应保
证受培训农民充分转移就业。充分转移就业应满足如下条件:转移就业率应达80%
以上,用人单位与农民签订的劳务合同期限应不低于3个月。
第九条 培训补助资金只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给予补助,在岗培训的补
助不在本办法之内。
第二章 资金申报
第十条 各省应按有关程序和要求向中央申报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任务和培
训资金,中央根据各省的申报情况,并结合各省农村劳动力富余情况、培训工作开展
情况、资金安排情况等,下达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任务和培训补助资金。
各省将中央确定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市县,并将任务分解情况报财政部和
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各省要保证完成中央下达的示范性培训任务。
第十一条 采取培训券补助方式的,基层财政部门或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将培训券
发结受培训农民,由农民作为培训学费交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凭培训券、收费凭证
和受培训农民考核合格证明等有关材料到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培训券实行实
名制,不得转让使用。
第十二条 采取降低收费补助方式的,培训机构凭项目合同书、经验收合格并由农
民签名的受训人员名单、收费凭证等有关材料,经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确认后,
到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 经授权提供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机构,向农业部提出资金申
请报告,由农业部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
第三章 资金拨付和使用
第十四条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补助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到省级财政,再由省级
财政结合省本级安排的资金逐级下拨,补贴给受训农民或培训机构,培训资金不切块
给各部门使用。
中央财政安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培训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到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安排中央直属垦区的培训资金,由财政部将资金拨付到农业部,再由农业部下
拨到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直属垦区将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和本级财务安排
的资金补贴给受训农工或培训机构。
对经授权提供全国性的引导性培训和宣传资料机构的资金补助,由财政部将资金
拨付到农业部,再由农业部下拨到机构。
第十五条 当地财政部门收到培训机构的资金申请报告及经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审
核确认的项目合同书、经验收合格并由农民签名的受训人员名单、收费凭证等有关材
料,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向培训机构拨付补助资金。
第十六条 培训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条件改善和技能
资格鉴定开支等。项目工作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分级分担。地方负担的项目工作经费,
可从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安排,或由地方财政另行安排.但不得从中央补助资金
中安排。
第四章 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培训机构不得因财政给予补助而借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受培训农民的
学费负担。
第十八条 培训项目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
目。基层财政部门要设立培训补助资金专账。
第十九条 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当地阳光工程办公室要对培训机构、培训任务、受
训人员、收费标准、资金补助及使用、转移就业等情况进行公示。
第二十条 培训机构要建立农民培训台账和农民转移就业台账,提供用工单位用工
证明等有关材料,并报当地财政部门和阳光工程办公室备案、备查。对没有达到本办
法第八条相关要求的培训机构,将取消下年度参与申报“阳光工程“项目的资格。
第二十一条 受培训农民领取培训券或培训补助现金时,要登记身份证号和联系电
话,并要有签字、签章(手印)。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向上一级财政部门上报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资
金使用情况等。省级财政部门应于次年3月份前将本省培训工作完成的情况、资金安
排及使用情况等上报财政部。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要设立举报电话,会同同级行政监察部门认
真查证落实举报事项,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严肃查处。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培训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有关
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二十五条 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培训补助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单位
及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
垦区财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财政
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
理办法(试行))(财农[2004]38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