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有资产管理 > 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

颁布时间:1970-01-01

  为了规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审查报 批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订本办法。 一、审查组织   国土资源部负责具体组织规划审查工作,商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审查意 见后,报国务院审批。有关部门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 会(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建筑材料 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民政部、建设部、 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等。 二、审查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四)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他相关调查资料。 三、审查重点   (一)编制原则。规划的编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的编制原则: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 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二)目标和方针。规划是否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相符, 是否体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和21世纪人口高峰期对耕地的需求, 是否体现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林地草地的要求,是否体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 优化配置,是否落实了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主要规划指标。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是否充分,分区和 布局是否合理,交通、能源、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 用地是否有保障,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四)实施措施。实施措施是否体现了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是否切实、可 行。   (五)协调情况。农用地与各类建设用地安排是否相协调,城市总体规划、 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是否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 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是否与各类非农业建设 用地总规模衔接到位。   (六)规划是否符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 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令》第七号)的要求。 四、审查报批程序 (一)前期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规划时,应深入调查,充 分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组织评审,做好部门协调工作。国土资 源部要加强对省级土地利用总体编制工作的指导。 (二)申报   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由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上报材料包 括规划文本及说明、专题报告和省级人民政府审查意见各40份,规划图件两份。   国务院收到报件后,将规划文本及说明、专题报告和省级人民政府审查意见 批转国土资源部组织审查。 (三)审查   国土资源部收到国务院交办的报件后,分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征求 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提 出同意批准、原则批准、不予批准的意见。   在规划审查过程中,国土资源部综合有关部门意见,认为有必要对该规划进 行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可建议国务院将该规划退回报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请其按要求修改完善后,另行上报。   国土资源部完成组织规划审查的时间为一个月。有关部门和单位自收到审查 规划征求意见之日起15日内,应将意见书面反馈国土资源部,逾期按无意见处理; 有关部门对规划有较大意见分歧时,国土资源部应组织有关各方进行协调。 (四)批复   国土资源部将综合审查意见和附件及有关部门不同意见一并报国务院审批。   凡属原则批准,但需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在公布规划前应认真组织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规划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规划审查批复的周期一般不超过两个月。 五、其他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 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