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财政法规 > 正文

承揽工作完成后,怎样交付工作成果?

颁布时间:1999-10-08

  【中华财税网北京10/08/99信息】 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承揽人完 成工作的,应当向定作人交付该工作成果,并提交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质量证 明。定作人应当验收该工作成果。根据该条规定,完成承揽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 是承揽人的一项义务:在交付时,定作人应当验收该工作成果,这是定作人的权 利也是定作人的义务。   在承揽合同中,承揽人一般有两个主要义务,即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 工作,并且在工作完成时将工作成果交付给定作人。只有将工作成果转移于定作 人占有,才能保证定作人对工作成果行使所有权,实现定作人订立承揽合同的经 济目的。 交付工作成果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将工作成果交给定作人,二是向定作 人提交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质量证明。承揽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工作后, 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将工作成果交给定作人占有。合同约定由 定作人自提的,承揽人应当在工作完成后,通知定作人提货,在工作完成的地点 或者定作人指定的地点,将工作成果交给定作人占有,承揽人完成工作的地点或 者定作人指定的地点为交付地点,承揽人通知定作人提货的日期为交付日期,但 承揽人在发出提取工作成果的通知中,应当给定作人留下必要的准备时间和在途 时间。合同约定由承揽人送交的,承揽人在工作完成后,自备运输工具,将工作 成果送到定作人指定的地点并通知定作人验收。定作人指定的地点为交付地点, 定作人实际接受的日期为交付日期。约定由运输部门或者邮政部门代为运送的, 承揽人应当在工作完成后,将工作成果交到运输部门或者邮政部门,办理运输手 续。运输部门或者邮政部门收货的地点为交付地点,运输部门或者邮政部门接受 工作成果的日期为交付日期。如果合同中未约定交付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的,承 揽人可以与定作人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承揽人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 者交易习惯交付。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交付时间、地点、 方式的,承揽人应当在工作完成时,通知定作人取货。承揽人通知取货的地点为 交付地点,承揽人确定的合理取货时间为交付时间。根据承揽合同性质,承揽工 作无须特别交付的,例如粉刷一面墙,承揽人完成工作即为交付,完成工作的时 间为交付时间。如果承揽人履行交付义务时,定作人迟延验收的、定作人下落不 明的或者定作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而未确定继承人或者监护人时,承揽人可 以依法将工作成果提存,定作人未支付报酬。材料费等费用的,承揽人可以留置 该工作成果。   为了便于定作人的验收和检验,承揽人在交付工作成果的同时,还应当提交 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质量证明。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使用说明书,结构图纸、有 关技术数据。质量证明包括有关部门出具的质量合格证书、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工 作成果质量的数据。鉴定证明等。承揽人在交付工作成果、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质 量证明外,还应当交付工作成果的附从物,如工作成果必备的备件、配件、特殊 的维护工具等。如果定作人提供的材料尚有剩余,承揽人也应当退还定作人。   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的,定作人应当积极配合,由承揽人运送工作成果的, 为承揽人的交付创造条件,提供方便。需要定作人自提的,定作人应当按照合同 的约定和承揽人的通知,及时提取工作成果。根据工作性质无需承揽人实际交付 的,定作人应当对承揽人完成的工作作出承认。定作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工作 成果的,承揽人可以催告定作人接收工作成果并进行验收。定作人超过合理期限 受领工作成果的,承揽人可以按照本法的规定提存或者留置工作成果,并有权要 求定作人支付未付的报酬、材料费以及保管费等费用,并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 任。定作人拒绝受领后,应当承担工作成果的毁损、灭失的风险。   定作人在接收承揽人交付,也就是在定作人实际收到工作成果时,应当对工 作成果及时进行验收。验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工作成果的质量、数量是否符 合合同约定或者定作人的要求。验收往往是双方当事人进行结算、定作人支付报 酬等费用的前提条件,因此,根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定作人在接到工作成果 时,应当及时进行验收。验收一般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认交付时间和地点,二 是查点工作成果的数量,三是查验工作成果的质量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和质量证明。 经验收,定作人认为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合格的,定作人应当接受工作成果, 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交易习惯支付报酬以及其他应付费用。如果经检验,工作 成果有质量问题或者数量短缺的,定作人应当取得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经检验, 工作成果有严重的质量缺陷的,定作人可以拒收并通知承揽人。定作人在检验中 发现定作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通知承揽人, 未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定作人发现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合 理期间内通知承揽人。在验收时,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工作成果的质量或者数量等 发生争议,可由国家法定的检验机构进行鉴定。定作人未及时检验,或者在检验 发现问题后怠于通知,或者在收到工作成果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承揽人的,视为 工作成果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要求。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