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湖南省教委、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湘政办发〔1995〕84号颁布时间:1995-10-28

     1995年10月28日 湘政办发〔1995〕84号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委、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 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摘录) 省人民政府:   为了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根据国 家的有关要求,结专我省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略)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略)。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略)。   3、科学合理,力求效益(略)。   4、调整布局与改善办学条件和创办合格学校相结合。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资, 杜绝浪费。小学的调整以适当缩减学校布点为主,一般不宜新建或扩建;初中的调整 按“普九”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新建、改建进行。学校的选址定位要恰当,建设要保 证工程质量。   5、明确管理权限,落实办学责任。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一般由县(市、区)统 一管理,初中和乡中心小学由乡(镇)管理,小学由乡村共同管理。   三、实施办法   1、调整范围。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小,生源短缺,办学效益低,师生比例严 重失调、市局不合理的农村中小学。   2、调控规模。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原则上平均每购至15万人口办1所, 学校规模在12至18个教学班,平均班额为45人。职业中学(职业中专)、要结 合当地实际情况,继续走部门办学和联合办学的路子,每个县(市、区)重点办好1 至2所,学校规模一般在12个教学班以上,平均班额为40人,初中,农村乡(镇) 1万人口以下曲可联合办初中或创办九年-贯制学校,1至2万人口的乡(镇)办1所, 3至5万人口的(镇)办2所,6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办3所。小学。农村小学的 办学规模初级小学一般不低于4个教学班,完全个学一般低于8个教学班,班额一般 均不低于30人,每个乡(镇)要办好1所中心小学、小学五、六年级可实行见村联 办的形式,农村初级小学布局可分别参照下列两个条件(服务半径、覆盖人口数)定 点:平原地区服务半径1.5公里左右、覆盖人口数2000人以上,办1所初级小 学;丘陵地区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覆盖人口数1800入以上,办1所初级小学; 山区服务半径3公里左右、覆盖人口数1600人以上,办1所初级小学;凡不同时 具备两个定点条件的村,要实行几村联合等多种办学形式。对部分条件特殊的高寒山 区,要根据当地条件,合理定点办学,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办好寄宿制小学。   3、调整方式。(1)并校;打破一村一校的旧格局,凡办学规模小、相邻两校 学区未超过规定距离的。不足规定班额,均可邻村并校。已有的片完全小学可适当扩 大覆盖范围,减少布点,扩大规模。(2)联合办学与分段办学。农村距离较远、不 宜并的,可村办初级小学,数村联办完全小学或乡办中心完全小学。乡、县交界地区 和厂矿与地方重复设校的地方,可通过协商,采取联合办学或分段办学的形式,照顾 学生就近上学,保持学校的一定规模。(3)隔年招生和办复式班。在少数地理环境 复杂、生奖代补。   4、从勤工俭学纯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   5、原有旧校产变价处理的收入。   五、校产处理与人员分流   1、校产处理。根据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国情办行[1992]9号、17 4号和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湘国资便字[1992]9号文件精神,撤点学校的校产经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界定产权后,凡属国有 资产的,按省财政厅、省国资局湘财〔93〕国资字第193号文件处理,未经国有 资产管理部门或其委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占有和擅自处理。 撤点学校的图书仪器、课桌椅等资产可随人转入新的学校,校园校舍等不动产可梯次 转让;用于学前教育,改建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基地等,确实无法利用的可变价处理, 所得价款用于调整中小学布局。   2、人员分流。农村中小学人事调配仍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并严格按照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的规定核定人员编制,调整后的富余教师由同级 教委统一安排充实第三产业和管理勤工俭学,或由政府统一安排到乡镇企业就业,民 办教师也可采取一次性补助清退,并严格清退代课教师。   六、具体要求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中小学布局调整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 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县(市、区)、乡(镇)要分别成立以政府领导任组长,教育、 财政、计划、国土等部门领导参加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审查布局 调整方案,部署、督促、检查调整工作。几村联合办学的要成立校务管理委员会,由 学校所在地的村党支书或村委会主任任主任,负责学校的基建维修,合点并校等事务 处理工作。   2、搞好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 宣传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意义,讲清调整中小学布局一是合理使用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二是实施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三是节省经费开支, 减轻农民负担的需要。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撤点学校所在地干部群众和富余教师的思 想工作,使他们统一思想认识,支持和理解调整工作,自觉服从学校布局的调整。   3、抓好四个环节,确保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制定好方案。要在全面摸底 测算、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调整的整体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规划要注重 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和可行性。二是搞好试点。通过试点,从学校布点、经费筹 措、人员精简、校产处理等各方面总结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三是抓好典 型。要总结那些说服力强、具有积极引导作用的先进单位或先进事例,以点带面,推 动全盘。四是要加强检查督促,及时妥善处理调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财政、计划、国土、国有资产管理等有 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5、加强管理,巩固调整成果。对已调整的学校,要根据人事管理权限,按照编 制要求配好学校的各级领导和各科教师。在认真考核的基础上,选拔责任感和事业心 强、懂业务、会管理的同志担任学校领导,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富有成效。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6)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