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的通知
湘劳社函[2002]241号颁布时间:2002-11-18
2002年11月18日 湘劳社函[2002]241号
各市(州)、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湖南省<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办法》(湘劳社发[2002]195号)
的规定,现将如何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迅速做好发证前的准备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于2002年
9月28日下发的《关于对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对象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湘劳社
[2002]204号)要求,在已经上报的现有“四种人员”数量基础上,进一步
认真审核,严格界定,切实摸清底数。
二、《再就业优惠证》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权各市(州)、县(区)劳动保
障局负责发放,各市(州)、县(区)劳动保障局局长为授权发证人。授权发证机关
和授权发证人应分别在《再就业优惠证》上盖章、签名。
三、严格按照《湖南省<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条件发放《再就业
优惠证》。凡不符合发放条件或申领手续不全、证明材料提供不齐的,一律不得发放
《再就业优惠证》。
四、各市州在11月25日前按湘劳社[2002]195号文件规定的式样印
制下发《再就业优惠证申领审批表》,并指导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做好《再就业优
惠证》发放前的登记造册、表格填写、初审认定、审核备案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
保12月中旬开始发放。
五、认真组织填写《再就业优惠证》。《再就业优惠证》实行电脑操作,微机管
理,防伪加密,全省联网。《再就业优惠证》的填写由授权发证机关按证书规定的内
容统一实行电脑打印,发证机关只填写《再就业优惠证》的第2页和第3页,其中第
3页右上方“持证人签名”和“授权签发人签名”一栏,分别由持证人本人和授权签
发人本人签名,不用电脑打印。并按规定尺寸贴好持证人照片。证书中“有效期”一
栏统一填写2005年12月31日。
六、《再就业优惠证》编号分”全省统一证号”和“当地签发编号”两种。“全
省统一证号”已印发在《再就业优惠证》的第1页。“当地签发编号”由“市州代码
+县区代码+发证数量”三部分组成,县区代码和发证数量为8位阿拉伯数字,前两
位数表示县(区)代码,后六位数表示发证数量。例如:湘A·01000001,
该组编号中“湘”表示湖南,“A”代表长沙市代码,“01”代表该市芙蓉区代码,
“000001”代表芙蓉区发证数量。
全省各市(州)、县(区)签发编号代码规定如下(发证数量省略):
省本级湘0·00。
长沙市市本级湘A·00,芙蓉区湘A·01,天心区湘A·02,岳麓区湘
A·03,开福区湘A·04,雨花区湘A·05,长沙县湘A·06,望城县湘
A·07,浏阳县湘A·08,宁乡县湘A·09。
株洲市市本级湘B·00,荷塘区湘B·01,芦淞区湘B·02,石峰区湘
B·03,天元区湘B·04,株洲县湘B·05,醴陵市湘B·06,攸县湘
B·07,茶陵县湘B·08,炎陵县湘B·09。
湘潭市市本级湘C·00,雨湖区湘C·01,岳塘区湘C·02,湘潭县湘
C·03,湘乡市湘C·04,韶山市湘C·05。
衡阳市市本级湘D·00,南岳区湘D·01,衡南县湘D·02,衡东县湘
D·03,衡山县湘D·04,衡阳县湘D·05,祁东县湘D·06,常宁县湘
D·07,未阳县湘D·08,珠辉区湘D‘09,雁峰区湘D·10,石鼓区湘
D·11,蒸湘区湘D·12。
邵阳市市本级湘E·00,邵东县湘E·01,新邵县湘E·02,隆回县湘
E·03,洞口县湘E·04,绥宁县湘E·05,城步县湘E·06,武冈市湘
E·07,新宁县湘E·08,邵阳县湘E·09,双清区湘E·10,大祥区湘
E·11,北塔区湘E·12。
岳阳市市本级湘F.00,岳阳楼区、岳阳开发区湘F·01,云溪区湘
E·02,君山区湘E·03,县阴县湘E·04,平江县湘E·05,华容县湘
E·06,湘阴县湘E·07,汨罗县湘E·08,临湘县湘E·09,屈原区湘
E·10。
张家界市市本级湘G·00,永定区湘G·01,慈利县湘G·02,武陵源区
湘G·03,桑植县湘G·04。
益阳市市本级湘H·00,朝阳开发区湘H·01,资阳区湘H·02,赫山区
湘H·03,大通湖区湘H·04,桃江县湘H·05,安化县湘H·05,沅江市
湘H·06,南县湘H·07。
常德市市本级湘J.00,武陵区湘J.01,鼎城区湘J.02,汉寿县湘
J.03,桃源县湘J.04,临澧县湘J.05,石门县湘J.06,澧县湘
J.07,津市市湘J.08,安乡县湘J.09,德山开发区湘J.10,柳叶湖
渡假区湘J.11,西洞庭管理区湘J.12,西湖管理区湘J·13。
娄底市市本级湘K.00,娄屋区湘K·01,双峰县湘K·02,涟源市湘
K·03,冷水江市湘K·04,新化县湘K·05。
郴州市市本级湘L.00,北湖区湘L·01,苏仙区湘L·01,资兴区湘
L·02,桂阳区湘L·03,永兴县湘L·04,宜章县湘L·05,嘉禾县湘
L·06,临武县湘L·07,汝城县湘L·08,桂东县湘L·09,安仁县湘
L.10。
永州市市本级湘M·00,冷水滩区湘M·01,芝山区湘M·02,祁阳县湘
M·03,东安湘M·04,双牌湘M·05,道县湘M.06,宁远湘M·07,
江华湘M·08,江永湘M·09,蓝山湘M·10,新田湘M·11。
怀化市市本级湘N·00,鹤城区湘N·01,中方县湘N·02,会同县湘
N·03,洪江区湘N·04,洪江市湘N·05,沅陵县湘N·06,溆浦县湘
N·07,辰溪县湘N·08,芷江县湘N·09,麻阳县湘N·10,靖州县湘
N·11,新晃县湘N·12,通道县湘N·13。
湘西自治州州本级湘U·00,吉首市湘U·01,凤凰县湘U·02,古丈县
湘U·03,花垣县湘U·04,龙山县湘U.05,永顺县湘U·06,保靖县湘
U.07,泸溪县湘U·08。
七、各地要抓紧配备专门电脑和证件打印机。《再就业优惠证》的申领、认定、
审核、填写、发放、使用等情况全部进入微机管理,建立电脑查询系统,并实行全省
联网。
八、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严格监督《再
就业优惠证》的审核发放程序,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弄虚作假,
欺骗冒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