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劳动厅关于做好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闽劳办[1999]79号颁布时间:1999-09-06
1999年9月6日 闽劳办[1999]79号
各地市劳动局、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等部门关于做好我省提高三条社会
保障线水平等有关工作意见〉的通知》(闽政办发明电[1999]103号)精神,
现。就做好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水
平工作,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各级劳动部门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
识中央决定的重要意义,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国办发
[1999]的号文件和闽政办发明电[1999]103号文件精神,尽快落实调
整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务必于9月15日前使每一位下岗职工、
失业人员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新增收入得到兑现。
二、抓紧做好资金测算和方案制订工作。各地劳动部门要根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的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提高的水平,认真做好人员总量和资金需求的测算,并统
筹考虑提高三条保障线后再就业基金的需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三、做好再就业资金落实到他工作。各级劳动部门要协助政府做好财政预算调整
工作。确定本次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资金需求量,要包括7-9月份的
补发资金和从现在至年底的资金需求量。今年预算资金不足的地市,要根据下岗职工
实际需要的资金量,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将再就业资金全额列入预算,并根据需
要及时拨付到位。同时,要安排一笔应急资金,用于解决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确
保社会部分按时足额到位;要督促企业承担资金的落实到位。对企业负担、社会筹集
确有困难的,当地政府应给予保证。目前,少数地市还没有将再就业资金借款分配到
位,要尽快确定分配方案。省级再就业资金1400万元补助款己拨到各地市,各地
市劳动部门要主动会同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到各县(市、区)。并保证资金的专款专
用,对挪为他用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做好提高省属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标准的工作。省直有关单位要切
实加强对下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领导,及时将省属企业
下岗职工的人数、生活费标准以及提高标准后需要资金量等有关情况报送省劳动厅,
有关申请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报告务必提前报送,以免下岗职工不能按时领到生活
费。各地市劳动局要加强对辖区内省属企业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工作的指导,
切实落实社会承担部分的资金,督促企业承担部分资金到位。
五、要利用这次调整标准的契机,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基础
性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对符合进中心条件、尚在中心外的下岗职工,尽快组织签协
进中心。凡签协议进中心的下岗职工,要按新标准足额发放生活费,并按调整后的最
低工资标准代缴社会保险费。各地还要在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加大促进
下岗职工出中心和清理下岗职工、隐性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力度,确保“出大于进”,
实现60%的再就业率。
六、提高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门诊医疗补助金水平。失业人员依据《失业保
险条例》规定计发的失业保金、门诊医疗补助金,其发放水平相应提高到今年未调整
最低工资标准计发的失业保险金、门诊医疗补助金130%。单位招用农民合同制工
人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计发标准,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失业保险
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闻政[1999]21号)有关规定行。提高失业保险金
发放水平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中列支。
七、要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工作。各地要根据省厅和省财政厅联
合下发的《关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严格政策
界限,按规定的标准和时限,做好增发养老金工作。
八、加强调整收入分配落实情况的监督和通报。各地要向社会公布调整后的下岗
职工,失业人员和企业离退休人员保障水平,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企业再就业服务中
心要将发放生活费额和领取人员名单每月“上墙”,增加透明度,便函于方大职工监
督。对一些再就业资金筹集困难、下岗职工人数多、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的企业,要进
行重点监控,在再就业资金上予以重点保障,确保不出任何问题。每个地市、县(市、
区)至少要选择10家左右进行重点监控,并将企业名单报省厅备案,省厅将予以抽
查。为了检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各地市劳动部门从9月6日起,按《各地落实中央
12号文件的调度情况》要求,于每日上午10:00前将有关情况电传省厅。省厅
将及时通报各地工作情况。
九、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劳动部门要从讲政治、
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把做好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和企业离退休
人员养老保险金水平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
使责任到人,工作到家,保证按规定要求时间完成任务,对发现因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工作失职、渎职而使有关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引发影响稳定事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
人员责任。
(以下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