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建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十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残联教就[2001]191号颁布时间:2002-01-19

     2002年1月19日 闽残联教就[2001]191号 各设区市劳动局、民政局、残联:   为做好“十五”期间我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 计划纲要》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十五”实施方案》和《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 五”计划纲要》制定了《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十五”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福建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十五”实施方案   我省161万残疾人中,近一半的残疾人生活状况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中相当 一部分生活贫困的残疾人需要国家和社会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 断完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我省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将残疾人纳入社 会保障体系,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是“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依据《福建省残 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残疾人基本需求得到保障;   ——城镇残疾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创造条件适当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二、主要措施   1.调查摸底,建立档案   县(市、区)残联组织对贫困残疾人家庭逐户摸底,准确掌握贫困户的家庭经济 收入情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对象档案,并及时掌握变化情况,为 落实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各设区市残联应根据基层残联逐户摸底情况,汇集基本数据报省残联,作为制定 相应政策的依据。   2.落实现行保障法规、政策   (1)城市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 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差额救助标准。   ——各类企业应依法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 保险,确保残疾职工在年老、生病、失业、工伤、生育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条件 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应将残疾职工纳入。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当地政府 有关规定做好自由职业、个体就业残疾人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工作。   ——落实集中供养、定期补助、临时救济在内的各项保障措施。各类社会福利机 构依据政策规定接纳符合条件的残疾人。   (2)农村   ——继续开展扶贫解因工作,实行对贫困残疾人的救济、扶助政策。已进行税费 改革的,要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列入乡镇财政支出;尚未进行税费改革的,继续实 行救济和统筹扶助等政策。已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将符合条件的残 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差额救助标准。   ——继续落实好五保供养措施。各类敬老院、养老院等福利机构依据政策接纳符 合条件的残疾人;对分散供养对象,提供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供养对象吃、穿、住、 医、葬等需求。对因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而导致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户,有关部门应及 时提供帮助。   3.实行特别扶助   ——在落实现行社会保障措施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专项补助。对无业、 重度残疾、一户多残和有特殊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特别扶助,解决其生活、就 业、子女入学、配用辅助用具等困难。已设立专项补助的地方,要认真总结经验,不 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资金使用办法;尚未设立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专 项补助,提高残疾人的保障水平。   ——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救助等制度,解决无业贫困残疾人的医疗、养 老和意外原因造成的困难。   ——县(市、区)残联负责专项补助、救助经费的管理和补助对象的审定,街道 (乡、镇)残联负责初审和发放。   4.推动社会助残   ——各级政府组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和残疾人贫困户“结对子”, 开展多种形式的帮包带扶活动,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逐步规范, 形成制度。   ——将助残活动融入社区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社区资源、场地和服务网络,为残 疾人提供生活、就医、康复训练、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帮助。   ——切实将残疾人纳入“春营计划”、“幸福工程”、“希望工程”、“青年志 愿者行动”等社会救助活动。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民办或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兴办 各类重度残疾人寄养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我省相应的寄养机构管理办法、 细则,加强对寄养机构的监督管理,保护被寄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寄养机构健康发 展。   三、统计检查   ——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做到层层审核,严格把关,报表内 容完整,数字真实,报送及时。   ——政府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本系统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各级 残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检查工作。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