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市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北京市农业局致力于京郊种植结构调整

颁布时间:1998-07-23

  根据目前郊区农业成本高、效益低的情况,郊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京郊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包括三个方面: (1)作物结构调整   应从偏重粮食转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扭转重量、 轻质、忽视低产优质作物的倾向,逐步把饲料作物的生产独立出来,粮饲分治, 打破由一两种作物“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有条件形成规模生产基地的地区, 允许扩大蔬菜、经济作物和大豆、薯类、杂粮、青饲玉米、青饲大麦、苜蓿等饲 料作物面积。 (2)品种结构调整   改善产品的营养性、适口性、食疗保健性和加工适用性,多发展一些市场前 景良好的名特稀产品和绿色食品,实现门类多样化,如高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 高油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青饲玉米等。大力发展冬、春淡季蔬菜生产,增加 不适宜长途运输的叶类蔬菜,如小白菜、小茴香、小油菜、生菜的生产,并可以 周年就近生产、就近供应。积极发展特菜生产和反季节菜生产,如生菜、绿菜花、 荷兰豆、甜碗豆等特菜生产和反季节大白菜、胡萝卜、白萝卜等生产。 (3)区域结构调整   打破县、乡分治“小而全”的分散格局,发挥地区优势,支柱产品的种植相 对集中,组成大规模、有特色、高品位的本市或与外省市合作的市场基地群落, 为产加销一体化的实施创造条件。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