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十)
财会字[1992]69号颁布时间:1992-12-30
1992年12月30日 财会字[1992]69号
57 ④零售商品摊销,每日营业终了将销货款送交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出口销售
58 ①出口商品收到运输部门的有关单据并向银行办理交单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59 ②出口商品应退的税金作为冲减出口商品销售成本处理企业每月计算应退的退税
收入
借:应交税金
贷:商品销售成本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60 ③商品出库后到办妥运输手续前发生的费用作为经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61 ④收到银行的结汇水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62 ⑤期末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而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应收帐款"和"汇兑
损益"科目
63 ⑥按合同规定应付国外的佣金
直接认定到商品的佣金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
不能直接认定的累计佣金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分期收款销售
64 ①发出商品时,按商品进货原价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65 ②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等
贷:商品销售收入
66 ③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商品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1)商品销售退回
67 ①本月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应冲减本月
的销售收入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
68 ②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销售退回,还应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2) 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
69 ①发生销售折扣与折让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金额)
借:销售折扣与折让(折扣和折让金额)
贷:应收帐款(应收帐款金额)
70 ②结转销售折扣与折让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折扣与折让
3.商品销售成本结转
71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
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定期结转商品销
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72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在商品销售时按商品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73 月份终了,可以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分柜组分摊法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三)商品储存
1.商品调价
(1)调整商品进价
商品进价的调整,一般不再调整库存商品的价格和进销差价,故可不作会计分录。
(2)调整商品售价
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调价进度可不作会计分录,商品销售时按调价后的价格反
映销售收入。
74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调高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增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调低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减库存商品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2.商品削价
(1)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
75 ①提取商品削价损失准备时,按实际提取的金额调整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商品削价准备
76 ②用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指已销商品的售价低于进价的差额)
借:商品削价准备
贷:商品销售成本
(2)不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损失直接在当期的损溢中体现。
3.库存商品溢余和短缺
(1)商品盘点溢余
在发生商品盘点溢余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77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78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79 报经部门批准后,作冲减"经营费用"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经营费用
(2)商品盘点短缺
发生商品盘点短缺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80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81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82 ①属于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3 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4 ③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代购代销商品
1.委托代销商品
(1)发交受托单位代销商品
85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进价)
86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售价)
87 (2)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
借:应收帐款--××代销单位(商品售价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差额)
借:经营费用(代销手续费)
贷: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售价)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88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89 平时按代销商品售价结转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90 月终,结转已销委托代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91 (4)收到代销单位交来扣除代销手续后的货款净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代销单位
2.接受代销商品
(1)收到代销商品(指不收手续费的实物代销方式)
92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接收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93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接收价的差额)
94 (2)接受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95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接收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接收价)
同时,
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96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同时,
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97 月份终了,已销代销商品与自营商品一并分摊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98 (4)付还委托单位商品款,按商品接收价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
(1)代购商品(包括代理进口)
99 ①收到受托单位的收购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100 ②支付代购商品的货款并计算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2)代销商品(包括代理出口)
101 ①企业办理代销业务销售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102 ②归还代销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五)商品加工
1.自行加工
(1)发出用于加工的库存商品
103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加工商品
贷:库存商品
104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加工商品(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105 (2)发生的加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业务支出(或银行存款)
106 (3)加工商品应交纳的产品税或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借:加工商品
贷:应交税金
107 (4)加工商品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应交款
(5)加工完成,商品验收入库。
108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加工商品的进货原价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费用、
运杂费、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109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
加等)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2.委托其他单位加工
(1)发出委托加工库存商品,分录同上(1)
110 (2)支付委托加工商品的加工费用、税金等,按实际支付金额
借:加工商品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委托加工商品
111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112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新售价与商品的加工成本的差额)
(六)出租商品
113 1.购进出租商品
借:商品采购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2.从库存商品中划出转作出租的商品
114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
贷:库存商品
115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116 3.收到出租商品的租金收入,按实际收到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7 4.出租商品摊销,按应摊销金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
118 5.出租商品修理,发生的修理费用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