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局关于贯彻执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若干业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1]165号颁布时间:1991-10-15
1991年10月15日 国税发[1991]165号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已从今年7月1日起
旅行。对税法施行中若干具体业务问题的处理,明确如下:
一、关于1991年度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的计算纳税问题
税法颂施行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按税法规定的税率纳税低于按其原适
用税率纳税。(含地方所得税税率,下同)的,应自1991年7月1日起,改按税
法规定的税率纳税。
1991年度的应纳税额的计算,可以按年度所得额分别以原税率和税法规定的
税率,再将得出的两个应纳税额相加除以2得出。
企业在1991年上半年开业,其在上半年实际经营不足6个月的,先将1991年
度所得按原税法及有关规定的税率计算的所得税额,乘以上半年实际经营的月数
占全年实际经营月数的比例,得出上半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再将1991年度所
得按税规定的税率计算的所得税额,乘以下半年实际经营的月数占全年实际经营
月数的比例,得出下半年应缴纳的所得税。
经批准采用本企业满12个月的会计年度为纳税年度的企业,其年度所得税额,
可以按照上述计算原则计算。
二、关于《税法》颂施行前设立的生产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减
免税期的计算问题。
根据《税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款和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对
《税法》颂旅行前已设立的生产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分别以
下情况给予相应茒限的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待遇:
(一)在《税法》公布旅行前尚未获利的,可以依照税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
定,自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
企业所得税。
(二)《税法》公布旅行前已经获利,但获利未满五年的,应减去税法公布
前已获利的年数,只就其未满五年的乘余年数,按税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给
予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如果已获利两年,可以给予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减征企业所得税待遇。
(三)对税法公布施行前已获利满五年的,不再给予税法第八条第一款的免
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待遇。
(四)税法公布施行前设立的生产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凡被
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如果正在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期间,且获利未满5
年的,应减去税法公布前已获利的年数,就期未满5年的剩余年数,按税法第八
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期满后,如果仍为先进
技术企业,可以再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税法公布前设立的生产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1991
年度应享受的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待遇,应以其1991年度应纳税所额的
1/2计算(上半年实际经营不足六个月的,按月数比例计算)。并将1991年
度作为一个减免税年度。
三、关于地方所得税的减征、免征的调整问题
税法在地方所得税的减征、免征范围和限定条件上对原税法的规定作了修
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税法公布施行前已作出的有关地方所得税减征、
免征规定,应当按照税法第九条规定的原则进行调整。在作法上要体现国家的产
业政策和本地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实施有选择、有重点、有期限地减免地方
所得税优惠。
对新法公布施行前在经济特区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在经 技术区、沿海
经济开放区设立的生产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由于地方所得税由原来按应缴纳的
企业所得税税额附征10%,改为按所得额3%征收所产生的地方所得税的税负有
所提高的问题,可由特区人民政府或所在市人民政府按照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
原则处理。
四、关于不组成企业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税收处理问题
对依照税法实施细则第七条的规定,不组成企业法人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由合作各方分别计算纳税的,合作中方应按照内资企业有关的税收法规计算缴
纳企业所得税;
对合作外方应视为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
场所,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得
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
对不组成企业法人扣外合作经营企业,但订有公司章程,共同经营管理,
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可以由企业申请,经当地税务
机关批准,依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统一计算缴纳企
业所得税,并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
五、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问题
(一)在国务院确定的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
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
外商投资企业,如果同时也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项目,或者是外商投资在
3000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可报经国家税务局批准后,仍按沿海
经济开放区的税收优惠规定执行。
(二)被认定为的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同时也是产品出口企业的,可
以依照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如果同
时被认定为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应按照财政部1987年1月23日制定的
《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税收优惠的实施方法》第五条的规
定,允许企业选择享受其中的一种税鹛优惠,不得同时享受两种税收优惠待遇。
六、关于外国合营者从合营企业分得的利润同时免征所得税问题。
对外国合营者在税法施行前从合营企业分得的和在税法施行后从合营企业分
得属于企业在税法施行前年度获得的利润,凡是在税法施行后汇出的,都可以依
照税法第十九条第三款第一项规定,免征所得税。
七、关于企业汇总或合并申报纳税有关地方所得税的处理问题。
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汇总或合并申报缴纳的所得税,包括企业
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
地方所得税的免征、减征优惠,应按企业总机构或负责合并申报纳税的营业
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八、关于1991年交际应酬费列支限额的计算问题。
对企业1991年度交际应酬费的列支限额,可以按企业全年的销货净额或业务
收入总额,分别适用税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和税法施行前的有关规定进
行计算,然后再将计算出的两个列支限额相加除以2得出。
企业在1991年上半年开业,其在上半年实际经营不足6个月的,先将1991年
度发生的销货净额或业务收入总额,按税法施行前的有关规定计算出年度交际应
酬费的列支限额,乘以上半年实际经营的月数占全年实际经营月数的比例,得出
上半年交际应酬费的列支限额。再将1991年度发生的销货净额或业务收总额,
按税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计算出年度交际应酬费的列支限额,乘以下
半年实际经营的月数占全年实际经营月数的比例,得出下半年交际应酬费的列支
限额。然后,将上下半年的列支限额相加,得出1991年度交际应酬费的列支限额。
经批准采用本企业满12个月的会计年度为纳税年度的,按照上述计算原则,
计算出年度交际应酬费的列支限额。
九、关于计提坏帐准备的问题
(一)税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有关计提坏帐准备的规定,主要适用于从事
信贷、租赁(指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对从事信贷、租赁业务以外的企业,应
从严掌握,如确有需要,可由企业申请,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后,按年末应收帐
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的余额,计提坏帐准备。
(二)从事金融行业的企业,可以按年末放款余额(不含银行间拆借计提坏
帐准备。其他待业均应按年末应收帐款、应收票据(指资金融通信用票据,不包
括见票付款的票据)等应收款项的余额。应收帐款有约定期限的,应以到期为限。
未到期的债权或代销商品的应收款,不得计提坏帐准备。
(三)今年经批准计提坏帐准备的企业,可以按1991年末放款余额或应收款
项的余额计提坏帐准备。
十、关于税法施行前的固定资产处理问题
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所作的调整,应仅适用税
法施行后购进或制造的物品。对1991年6月30日及以前购置的物品,凡已按原税
收法规有关认定固定资产的规定进行处理的,可以不作调整。
十一、关于在税法施行前发生的拖欠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
税法第二十二条对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按日加收的滞纳金,原税法规定的
5‰调低为2‰。对企业在税法施行前发生的拖欠税款延至税法施行后缴纳的,
可以按税款滞纳所属期间分别计算加收滞纳金。即对1991年6月30之前的淀纳
期,按滞纳税款的5‰计算滞纳金;对今年7月1日以后的滞纳期,按滞纳税款
的2‰计算滞纳金。
十二、关于再投资退税问题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国合营者在1991年6月30日之前,将从企业分
得的利润直接用于再投资,可按原规定享受再投资退税的待遇。自1991年7月1
日起,中国合营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不论是1990年度及其以前年
度的利润,还是1991年其以后年度的利润,均不再给予再投资退税的待遇。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在1991年7月1日及其以
后,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含1990年度及其以前年度的利润)直接用于再投资,均
可依照税法第十条和税法实施细则第八十条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给予再投资退税
的待遇。
十三、关于企业筹办期自批准筹办之日起的具体解释问题
税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中所说的“企业被批准之日”,对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所签订的合资、合作协议、合同被批准之日;
对外资企业、是指开办企业的申请被批准之日。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其所签订的合资、合作协议、合同
被批准之前,合资、合作各方为进行可行性研究而共同发生的费用,经当地税务
机关审核同意后,可准予列为企业的筹办费。
十四、关于税法施行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其经营期开始日期的确定问
题,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四条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的解释规定,应自税法施行
之日起执行。对在税法施行前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凡经当地税务机关依照原
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确认其经营期开始日期的,可以不作变动。
十五、关于先进技术企业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
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对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
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处
长三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对减半后企业缴纳所得税税率低于10%的,仍应
按照财政部《贯彻国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税收优惠条款的实施方法》
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按10¥%缴纳企业所得税。
十六、关于外商投资企业采用企业会计年度为纳税年度问题
根据税法实施细则第八条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原则上应以公历1月1日起至
12月31日止的年度为纳税年度.如确因行业特点等原因,而使按上述纳税年度计
算纳税存在困难,可以经当地税务批准,以企业满12个月的会计年度纳税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