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 > 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4]82号颁布时间:2004-06-30

     2004年6月30日 国税发[2004]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的各项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 [2004]16号),现就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 通知如下:   一、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   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取消后,税务机关应着重对企业申报的这些项目加强评估和 审核检查。发现不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应进行纳税调整,补征税款;涉嫌偷税的, 应按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一)亏损弥补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1997]189号)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经主管税务机关审 核后,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 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取消该审核项目后,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包括预缴申报和年度申报)可自行计 算并弥补以前年度符合条件的亏损。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工 作:   1.建立亏损弥补台帐(已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地区,可以直接用各年度申报表的 动态对比来替代台帐),对企业亏损及弥补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2.及时了解掌握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3.对与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和利润水平差距较大的企业,以及连续亏损的企业 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了解亏损的真实原因,特别是对其发生的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合 理性等加强检查监督;   4.发现虚报亏损的,应及时进行纳税调整、补征税款,涉嫌偷税的,应及时查 处。   (二)改变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管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的成 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 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 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纳税人改变了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 方法的,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工作:   1.主管税务机关应重点审查纳税人改变计算方法的原因、程序,改变计算方法 前后衔接是否合理,有无计算错误等有关事项。   2.要求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附报改变计算方法的情况,说明改变计算方法 的原因,并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等类似机构批准的文件。   3.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时,未说明上述三种计算方法变更的原因、不能提供有 关资料,或虽说明但变更没有合理的经营和会计核算需要,以及改变计算方法前后衔 接不合理、存在计算错误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由于改变计算方法而减少的应 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调整,并补征税款。   (三)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管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 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 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 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以上(含10%), 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列支外,年终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 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加计扣除”)。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改由纳税人根据上述政策规定自主申 报扣除。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1.纳税人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政策,必须帐证健全,并能从不同会计科 目中准确归集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2.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应报送以下材料:技术项目开发计划(立项书)和 技术开发费预算;技术研发专门机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上年及当年技术开 发费实际发生项目和发生额的有效凭据。   3.主管税务机关应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认 真审查评估。着重审查其帐证是否健全,技术开发费用的范围是否符合《财政部、国 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 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 发[1996]152号)的规定。对帐证不健全、不能完整、准确提供有关资料的 纳税人,不得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政策。   (四)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管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 001号]规定,经税务机关审核,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经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新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凡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经营的内资企业,经有 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均可自主申报享受上述优惠政策。主管税务机关应对 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要求享受该项减免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在报送年度纳税申报时,附送有关 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证书(复印件)、营业执照及高新技术产品或项目的 有关资料。   2.主管税务机关审查的重点包括:   (1)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是否由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审批程序审 核发放;   (2)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认定条件,是否有真正 的高新技术产品或项目;   (3)是否符合新办企业的有关规定条件;   (4)纳税人的注册地与实际生产经营地是否均位于“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内。注册地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实际生产经营地部分在区 内,另一部分在区外的,享受优惠政策的区内经营部分是否能够单独设立账簿,实行 独立经济核算;    3.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采用欺骗手段获得优惠资格的,应按税收征管法的 有关规定处理;发现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或者属于有关 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并取消其优惠资格, 补征税款。   (五)软件企业认定和年审、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产品认定的管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 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规定,对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 企业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 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享受软件企业的有关政策。 软件企业需要认定和年审,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产品需要认定。   取消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认定和年审项目后,凡符合《软件企业 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信部产联[2000]968号)、《信息产业部、国家税 务总局关于印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信部联产 [2002]86号)、《软件产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五号 令)规定认定标准的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税务部门不再参与认定和 年审。企业可依据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的认定材料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1.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申请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时应附送认定证 明材料及有关资料。   2.主管税务机关在审批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时,应对企 业的申报资料认真进行符合性审查。   3.取消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认定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这 两类企业的事后监督检查,对企业申报材料的实质内容是否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 符进行核实。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采用欺骗手段获得优惠资格的,应按税收征管 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发现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合软件、集成电路企业及产品条件 的,或者属于有关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并 取消其优惠资格,补征税款。   (六)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限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4)财法字第3号]规 定,企业所得税的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 具体核定。   取消该核定项目后,由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确定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限的具体标准, 主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按此确定按月还是按季预缴。   1.省级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应缴企业所得税税额的大小,制定确定预缴期限的 具体税额标准,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2.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预缴期限应一致。   3.同一省份的国、地税局确定预缴期限的具体税额标准应尽量统一。   (七)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的管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广告费所得税前扣除标准的通知》(国税发[2001]89号) 规定,特殊行业确实需要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取消该审批事项后,纳税人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应按照现行规 定执行。特殊行业确需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由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 定。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1.应对当年未能在税前扣除的广告支出建立台帐进行管理,跟踪其以后年度扣 除情况。   2.审核检查的重点是:   (1)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是否已经实际支付,并取得相应发票;   (2)已申报扣除的广告是否已通过一定媒体播发,是否将预支的以后年度广告 费支出提前申报扣除;   (3)纳税人是否严格区分广告费与其他费用的界限,特别是广告费、业务宣传 费和业务招待费的界限。   (4)具有广告性质的礼品是否计入业务宣传费按规定比例扣除。   (八)工效挂钩企业税前扣除工资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 250号)规定,企业工效挂钩的基数、比例必须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查备案,其中城 镇集体企业工效挂钩的基数、比例必须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   取消该项审批后,各级税务机关不再参与审批工效挂钩方案。但应做好以下管理 工作:   1.要求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附报行使出资者职责的有关部门制定或批准 的工效挂钩方案,并按“两个低于”和实际发放原则对工效挂钩工资申报扣除。   2.主管税务机关应按“两个低于”和实际发放原则对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工效挂 钩工资加强审核检查。重点是:   (1)纳税人提取的效益工资总额是否符合“两个低于”原则;   (2)是否在效益工资总额范围内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数额扣除;   (3)是否将提取的效益工资用于建立工资储备的部分、未发放的部分或者改变 用途的部分申报扣除;   (4)对以企业集团名义审批的工效挂钩方案,应对每个独立纳税人按“两个低 于”和实际发放的原则进行审核检查。   (九)提取坏帐、呆帐准备金和坏帐、呆帐损失的管理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发生 的坏帐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以提取坏帐 准备金。   取消该审批事项后,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工作:   1.应要求纳税人在年度纳税申报时说明坏帐、呆帐损失采取直接核销法还是备 抵法。   2.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审核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已计提准备金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重点是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准备金数额,是否按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 发[2000]84号)和《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 令第4号)的规定执行,其计算基数和比例有无超出规定的范围。   (十)金融保险企业办公楼、营业厅装修费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 906号)规定,金融保险企业办公楼、营业厅一次装修工程支出在10万元以上的, 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按规定扣除。未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一律作 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取消该审核项目后,金融保险企业办公楼、营业厅装修费支出应统一按照《企业 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一条关于固定资产修理 支出和改良支出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一)汇总纳税企业统一调剂使用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 90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0]147号)分别规定,汇总纳税的金融保险企业,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 传费由总行(总公司)或分行(分公司)统一计算调剂使用的,以及中国电信集团公 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所属省级和省级以下电信公司、 分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统一计算调剂使用的,必须由企业提出申请,经所在地省级税务 机关审核确认后,方可执行。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上述企业应统一按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 [2000]84号)有关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超过规定比例的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应由汇总纳税企业统一进行纳税调 整并补缴税款。   (十二)邮政电信企业购置仪器仪表、监控器支出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邮政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 11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0]147号)规定,邮政、电信企业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仪器仪表、监 控器等,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其购置支出,应分期在税前扣除,扣除期限不得短 于2年。   取消该审批项目后,邮政、电信企业购置的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仪器仪表、监 控器等支出,可在购置当年扣除。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应统一按照《企业所得税税 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关于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固定资产折旧 扣除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三)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确认所得、债务重组所得、捐赠收入均匀计入应纳税 所得的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0]118号)、《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 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以经营活动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 外投资按规定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企业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债 权人让步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或债务重组所得、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确认的捐赠收 入,如果金额较大,在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 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取消上述审批项目后,主管税务机关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1.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所得、 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才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均匀计入各年 度的应纳税所得。   2.纳税人应在年度纳税申报时说明上述交易及各年度分摊收入情况。   3.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一个纳税年度发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转让所得、债务重组 所得、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纳税人建立台帐管理,并监督其收入分 摊情况。   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   (一)企业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审核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 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规定,中央企业及其与地方所属企 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股份制企业,经省级以上主管国税局审核后,可按规定进行 抵免;地方企业经省级主管地税局审核后,可按规定进行抵免。   该项审批下放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税务机关后,具体应掌握:   1.原属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项目下放到省级税务机关,由省级国税局或者地税 局根据征管范围分别行使审批。   2.原属省及省以下的审批项目,由省级税务机关本着便捷、高效和透明原则, 适当调整下放,具体办法由各省级国、地税务机关共同制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3.下级税务机关应将审批情况按年汇总报告上一级税务机关,上级税务机关应 对下级税务机关审批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 有关政策规定得到正确执行。   (二)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审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1997]99号)规定,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给予减征或免征企业 所得税的,都必须经过审批程序。地方企业的减免税,由省级地方税务局审批或确定。 中央企业的减免税,属于纳税人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及国家确定的 “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年度减免所得税达到或超过100万元的,由国家税 务总局审批,其他企业的减免税,由省级国家税务局审批或确定。   该项审批权限下放后,省及省以下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严格审批、规范管理、 权责对称、公开透明”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具体应按以下原 则处理:   1.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了审批权限的,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审批。   2.法律和行政法规未规定审批权限的,原属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项目,改由省 级税务机关审批;原属省级税务机关审批或确定审批权限的,由省级税务机关按照减 免税数额的大小制定标准,划分各级税务机关的审批权限。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1997]99号)规定的其他减免税管理程序暂维持不变。   三、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清理整顿企业所得税行政审批事项,是贯彻落实依 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原则的重要举措。各级税务机关应进一步转变观念, 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应切实加强对这些工作的领导,根 据审批事项改革的具体方案,及时制定有效的后续管理措施,防止出现管理漏洞;应 对改革后的情况及时跟踪调查,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对策,确保 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在改革和管理工作中的情况和意见建议,请及时向国家税务 总局报告。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