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难点解析:印花税难点解析
录入时间:2004-12-20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0/2004信息】 (一)例1:甲企业于1997年投资开
办,2000年元月,金瑞君安税务师事务所受托代理审查甲企业1999年度印花
税缴纳情况。经审查有关账簿凭证,获得下列资料:
1.1月5日,与A企业签订一份以货易货合同,合同规定,甲企业以价值30
万元的产品换取A企业32万元的货物作为原材料。由于种种原因,该合同在规定的
期限内未履行。
2.接受B企业委托加工产品,合同载明,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由甲企业提供,价
值30万元,另收取加工费10万元,合计价款40万元。
3.2月15日,与市工商银行签订周转性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规定的最高
借款限额为500万元,本年度在规定的限额内共借款3次,随借随还,金额分别为
300万元、400万元、350万元;4月12日与C企业签订借款合同一份,金
额为100万元;5月12日,签订无息贷款合同一份,金额40万元。无息贷款合
同免予贴花。
4.与C企业签订仓储保管合同一份,货物总价值100万元,保管费15万元。
5.本年度共对外捐赠财产3次,分别书立产权转移书据,其中,将财产赠给政
府所立书据金额为40万元;将财产赠给另一关联企业所立书据金额为15万元;将
财产赠给学校文化事业单位所立书据金额为20万元。
6.甲企业于1997年开办时领取了下列手续: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证(2本)、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除税务登记证1999年
度全国统一换发外,其他权利、许可证照未发生遗失或变更情况。
7.企业生产经营用账册共10本,其中,资金账簿1本,账面反映年初实收资
本500万元,资本公积金100万元,年末实收资本余额600万元,资本公积金
余额150万元;其他营业账簿9本,其中,固定资产明细账从1997年开办以来,
一直使用。另外还有不包括在上述10本账册范围的车间统计簿2本。
(二)要求:假设不考虑未提及的其他应税合同,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该
企业1999年度实际应纳多少印花税?
(三)解答:1.采用以货易货方式进行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购又销
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应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对在合同签订时已
贴花的凭证,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能否按期兑现,都一律按规定贴花。
应纳印花税=(30+32)×0.3‰=186(元)
2.应纳印花税=30×0.3‰+10×0.5‰=140(元)
3.印花税暂行条例中所指的借款合同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
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因此,企业间相互拆借的借款合同不征印花税;
对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只就最高限额贴花,随借随还的合同免征印花税;此外,
无息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应纳印花税=500×0.05‰=250(元)
4.仓储、保管合同按仓储保管费用的千分之一贴花。
应纳印花税=15×1‰=150(元)
5.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书立的书据,按规定免
征印花税。
应纳印花税=(15+20)×0.5‰
=175(元)
6.税法规定的权利、许可证照除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举的上述五种证照外,不
包括税务登记证件。由于权利、许可证照在领受时缴纳印花税,因此,本年度不再缴
纳印花税。
7.营业账簿的印花税在账簿启用时缴纳,故对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账簿免贴印
花税;对不记载金额的车间统计簿免贴印花税;资金账簿只对当年度增加的金额计算
贴花。
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600-500)+(150-100)]×0.5‰
=750(元)
其他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10-1-1)×0.5‰=40(元)
综上,甲企业1999年合计应纳印花税=186+140+250+150+
175+750+40=1691(元)
解题指导:本题应注意委托加工合同的计税规定,对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
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应按照"加工承揽合同"
征收印花税。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料的加工、定作合同,凡在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
金额与原材料金额的,应分别按"加工承揽合同"和"购销合同"计税,两项税额相
加数,即为合同应贴印花;合同中不划分加工费金额与原材料金额的,应按全部金额,
依照"加工承揽合同"从高适用税率计算贴花。此外,从1994年1月1日起,印
花税也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此前不征。
(一)例2:金瑞君安税务师事务所受托代理审查甲企业1999年度印花税缴
纳情况。经审查有关账簿凭证,获得下列资料:
1.与某科研单位签订一份技术开发合同,合同的总金额为100万元,合同规
定,研究开发费用80万元、报酬20万元。
2.与A企业签订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价款30万元;与B企业签订专利权转
让合同,价款为100万元。
3.与市工商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合同总金额为600万元,又分3次填开借据
领取该笔借款,金额分别是1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
4.与某财务公司签订一项融资租赁合同,合同规定,设备租赁费总额500万
元,租期五年,每年支付租金100万元。
5.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一项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金额300万元。
6.6月1日,与C企业签订一项财产租赁合同,合同规定,甲企业承租C企业
设备1台,每月租赁费500元,暂不确定租赁期限。
7.甲企业因兼并另一家国有企业,使得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总额增加200万
元,被兼并企业的资金账簿已按规定缴纳过印花税。
8.因引进国外设备,7月份在国外签订一笔购销合同,设备价款50.15万
元,该合同已于1999年10月份履行。
9.7月份,与保险公司签订财产保险合同一份,保险标的物价值总额2000
万元,按13‰的比例支付保险费26万元。当月为本企运输队的10名驾驶员签订
人寿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金额5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1999年度实际应纳多少印花税?
(三)解答:
1.税法规定,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使用费。但对技
术开发合同,只就合同所载的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作为计税依据。单对合
同约定按研究开发经费一定比例作为报酬的,应按一定比例的报酬贴花。
应纳印花税=20×0.3‰
=60(元)
2.与A企业签订的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应按"技术合同"计税;与B企业签订
的专利权转让合同应按"财产转移书据"合同计税。
应纳印花税=30×0.3‰+100×0.5‰
=590(元)
3.借款合同既签合同,又分开填开借据的,只就合同金额计算贴花。
应纳印花税=600×0.05‰
=300(元)
4.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合同所载
租金总额,按借款合同计税。
应纳印花税=500×0.05‰
=250(元)
5.应纳印花税=300×0.3‰
=900(元)
6.税法规定,对在签订时无法确定计税金额的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
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核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因此,甲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先
按5元贴花。
7.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国有、集体企业兼并,对并入单位的资产,凡已按资
金总额贴花的,接收单位对并入的资金不再补贴印花。
8.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在国外签订的合同,应在国内使用时贴花。
应纳印花税=50.15×0.3‰
=150.45(元)
税法规定,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
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因此,该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
150.5元。
9.人寿保险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列举征税的合同,故不征税。财产
保险合同按保险费金额的1‰计算贴花。
应纳印花税=26×1‰
=260(元)
综上,该企业1999年合计应纳印花税=60+590+300+250+
900+5+150.5+260=2515.5 (元)
解题指导: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其中:技术转
让合同包括专利申请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但不包括专利权转让、专
利实施许可所书立的合同。后者适用于"财产转移书据"。其中:技术转让合同包括
专利申请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但不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
所书立的合同。后者适用于"财产转移书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