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小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
录入时间:2006-03-09
【中华财税网2006/3/9信息】 债最主要的部分,排在第三位。
4)应付工资。应付工资是商店欠店内员工的工资数,排在要付的第四位。
5)应付福利费。属于工资性质,按照职工工资总额按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的福利设施的建设和开支。
6)应付税金。应付税金是商店应交未交的各项税金,税金是对国家、社会作出的贡献的法定义务,不能拖欠。
提示
就流动负债来说,常见的是上面几种,但这几种中哪一种都不能拖欠,否则就会带来麻烦,轻则罚款,重者关店。因此,流动负债就是以最先需要偿还的顺序排列的。
对小商店而言,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都不常见,就不一一列出来说明了。上面列出的常见的流动负债项目,在填表时将账本中各个栏目数字加总填入即可。
(3)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对于商店而言,正规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栏,主要是填入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即可,投入的资金又叫“实收资本”,是最少变动的栏目。第1章中我们提过,开办公司,要有资金投入。如商店类最低是50万元人民币,投入的50万元经过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后,就填写在这栏,一般情况下,商店这个数字是每年都不变的。除这一个栏目外,新制度还要求小商店应填写“资本公积”(由投入资本溢价的结果)和“盈余公积”(指商店在税后利润中提取而形成的部分)。
提示
投入资本是规定不变的,如果要变更也是有条件的,即只能增加投入而不能减少。增资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后到工商局去变更营业执照的注册资本栏。减少投资一般是不允许的,特别是将投入资本减少到规定的注册资本之下,将不获批准。
(4)未分配利润:是指商店的“本年利润”与“未分配利润”,在第7章中曾介绍过,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费用工资-盘点损耗=企业盈利。企业盈利的专业术语就叫“本年利润”,它将每月月底形成的企业盈利记在这个名称下,直到年底。而在每个月底,公司计算盈利后就要计算应交的各种税金(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其中,计算出的增值税和城建税等,记在“利润表”中的第4行,叫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作为成本费用从收入中扣减;而计算出的所得税,虽然是企业盈利的减少,但不去扣减企业的盈利,而是记录在另外一个叫“利润分配”名称下的,这个名称专门用来记录所交的所得税。这样,企业的盈利用“本年利润”记录,上交的所得税是减少企业的盈利,用“利润分配”来记录,剩余的数就成了“未分配利润”,所以“利润表”的这一栏,是“资产负债表”中“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的差。
到此栏为此,“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常见的就是这些项目了,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加总得到汇总数,这个数应等于左边的“资产”总计数。因为企业的资金是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结构的,不论什么性质的公司,不论规模大小,皆是如此。
对商店而言,税务局规定要填的也就是这两个报表。
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的最下面有4个附注,对于商店而言,最需要注意的是第3项“由企业负责的应收票据贴现( )”。这是指商店在对外赊销商品时,有可能遇到对方开出“应付票据”来结算(在第4章中介绍过),商店拿到的票据,是对方开出的银行延期付款票据,是在若干时间以后(如30天、60天或90天)付款的凭证。
商店如果急需现金,可以拿这张银行开出的票据到银行去变现,行话叫“贴现”,贴现是指付给银行一定的手续费,从而取得票面金额的行为。也可以用这张票据去支付你所欠的货款。所需做的是在票据背后的第一栏签下你公司的名称、盖章,这个行为叫“背书”。不管是贴现还是背书,这张票据要么变现了,要么充当现金用了,但是,若开出这张票据的公司在到期不能兑现这张票据,则你经手的贴现所取得的现金数额或背书,就变成了你欠贴现银行或背书公司的款项了。因而,使用了票据贴现就有了可能出现的危机,在这里需要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