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小企业会计---利润表
录入时间:2008-04-08
【中华财税网2008/4/8信息】 1、填写主表
利润表又叫“损益表”,也叫“利润与亏损”报表,这是企业首先要填制的报表,但在报表的排列顺序上为02表,即第二张报表,如表名称所言,它是反映商店一个时期经营成效的表。
补充资料:
当期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利润表的填写十分容易,其内容我们在上一章已接触到了,表的左边是项目栏,依次从上往下填:
(1)主营业务收入。将你商店账本上这个科目所记录的内容汇总,直接填入即可。
(2)主营业务成本。这个数字可以采用永续盘存法记账得到,也可以采用实地盘存制通过盘点后倒算出来(商店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商品库存数+本期商品购进数-期末商品实存数),汇总出的数直接填此栏。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这个栏目所填的数字,是在上一章中专门介绍的,即商店按月(年)所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及以这三项税为基础计算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对商店来说,也就只有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将所交税金合计数填入这一栏,表现为对产生的收入扣减,属成本支出性质。
(4)主营业务利润。这个数是由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得到的。
如果商店没有其他业务利润,得到的主营业务利润就等于是商店所获得的基本利润。
(5)营业费用。这是指商店在采购商品时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站台费、托运费等支出。商店往往把这些费用都放在下面的管理费用中,在核算上是可以的,或者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并在“费用工资”账页中。
(6)管理费用。可以和前面的费用合并,商店在核算上为了简化方便,只有一个“费用工资”综合记录即可。如果业务较大,也可以分别记录,但对计算利润和填报会计报表没有影响。
(7)财务费用。这个栏目的填写得作特别说明,一般情况下是指商店使用了银行贷款后付给银行的利息费,但也同时记录你商店存在开户银行里的资金存款利息。这是两个相反的概念,一个是支付给银行的利息支出,一个是银行给你商店的利息收入,但当你的商店没有使用银行贷款,而又有资金放在开户银行里用于结算货款等,这就只有银行付给你的存款利息收入而无利息支出,在填表时,存款利息收入就表现为财务费用的负数,支出的负数,负负为正,即填写时写负数,但对利润的影响就是增加了。
(8)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之下,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或是合并的“费用工资”)之后得到,小商店没有投资行为,将营业外收支都合并到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中后核算了,得到的营业利润也就是利润总额,也就是通常称为的税前利润,小型商店核算到这一环节,就涉及要按规定缴纳所得税了。
(9)所得税。所得税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新增加的一个栏自,反映小商店在取得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应缴纳所得税的部分。如在上一章里所介绍的,公司类小型商店按33%的比例税率,个体户类小商店按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交所得税,计算数字填在此栏。
(10)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即是商店(铺)的辛苦经营的回报了,通常我们称为可供分配利润,也就是可以分红拿走的部分了。
一般情况下,利润表需要填的内容如上所述,并且由第一栏的主营业务收入依次往下作加减计算就能完成。
2、相关内容
数字栏在利润表中线的右端,共有两栏,第一栏“本月数”,是指填报当月的发生数;第二栏为“本年累计数”,是当年度至当前月份的合计数,如在5月份填报,“本月数”填5月份当月的实际数,“本年累计数”则填1~5月份的合计数。1年当中,仅有1月份的数字两栏是相同的。新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利润表做了较大的调整,除了正表有变动之外,同时将原有的附表及很多补充资料全部去掉,留在正表之外要求填写的仅有一项,“当初分给投资者的利润”,如果小商店未发生过此类业务,当然就不用填了。
最后,别忘了在表的左上角填上商店名称并盖上章,在日期中填上发生时间,就可上报税务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