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纳基本知识 > 正文

理财产品扎堆推出“三高”趋势现象初现

录入时间:2008-05-22

【中华财税网2008/5/22信息】    投资者的热情,点燃了银行开发理财产品的熊熊烈火。开年以来,各大银行共推出约上百款理财产品,且呈现出高门槛、高收益、高风险“三高”趋势。  
  理财产品扎堆 
  1月份,工商银行稳得利系列产品、兴业银行万利宝人民币理财07年第一期“年年升”、浦发银行“汇理财”2007年第一期F2计划推出,此后各大银行纷纷参战。一时理财市场十分繁荣,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表现得最为积极,推出了多款产品,居于各大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种类的前列。 
  从产品范围看,今年推出的理财产品涉及很广,有与股票挂钩的产品,还有与黄金、信托、债券相挂钩的产品。其中与股市、期货相关的理财产品占了大多数。在记者统计的近40款产品中,有19款产品与申购新股、联结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基金、期货、指数相关。 
  “三高”现象初现 
  与过去相比,今年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门槛”越来越高。人民币5万元、美元5000元,是目前理财产品的基本行情。针对有些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个别银行有意识抬高了进入门槛,某银行一款产品委托起始金额为30万元人民币。昨日,一家银行负责人透露,该行即将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起始委托金额达到100万元。 
  在资金门槛越来越高的同时,今年理财产品宣称的预期收益率也一个比一个调子高。比如花旗银行的一款挂钩全球5大信息技术巨头股价产品,预期最高收益10%,而交通银行得利宝人民币理财辉黄系列,预期最高收益达20%,浦发银行的汇理财2007第一期F1计划,预期最高收益更是让人眼红,达到23%。可以说,目前理财产品宣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已超过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大大调高了消费者的胃口。 
  据了解,这些宣称预期收益较高的产品大多和股市挂钩,属于浮动收益性产品,即银行并没有承诺一定会达到此收益。业内人士称,虽然大家都看好股市前景,但今年大盘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和股市挂钩的理财产品风险相应增大。因此提醒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只注重“预期收益率达到多少”的宣传,还需留意产品中暗藏的风险。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