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辅导库 > 正文

如何清查“小金库”

录入时间:2004-05-20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0/2004信息】 近年来,我们国家加大了惩治腐败、揭露 经济犯罪的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其中不少腐败和经济犯罪的资金来源于账外 资金,即“小金库”。因此,党和政府对私设“小金库”的问题非常重视,多次进行 清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看来,有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及个人的利益,私 设“小金库”的现象仍很普遍,而且方法日趋巧妙,手段越来越高明。若不及时予以 揭露,就有可能滋长成为腐败和经济犯罪的温床,从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一、“小金库”的主要资金来源 (一)收入、收益或收回的代付款不入账。如出租、出借公有资产资金收取的租赁 费、资金占用费;银行存款、投保、采购等业务收取的回扣、返回款等;上级单位拨 入的补助款及下属单位上交的管理费、工资等;对外投资收益,包括利息、股息等; 接受捐赠、赞助等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废品出售款等收入。 (二)虚列支出,套取现金。一是开具虚假的工资单、付款凭证等内部凭证,或利 用假发票、收据等外部凭证,虚列工资、手续费、租赁费等,直接套现或转到有关单 位账上再套现;二是虚增支出金额,多列工程决算、设备、材料等的采购价格,再从 对方单位将资金转出。 (三)利用虚假债权债务,设置账外资金。一是收回的应收款(主要为呆死账)放在 账外;二是隐瞒收回的代付款项,如主管部门代下属单位支付的水电费、房租费,单 位代垫的职工旅游费等;三是将无须支付的应付款付出,套取现金。 二、“小金库”的存放形式 (一)现金或储蓄存款。这是存放“小金库”资金最简单原始的一种方法,由于 “小金库”既不合规合法,又不同于个人贪污,资金存放以单位为主。现金一般会存 放在单位出纳员的保险柜中,而当“小金库”金额较大时,为安全起见,往往会以个 人储蓄的名义存入银行,存折会存放在单位保险柜或办公桌的抽屉内。 (二)利用专门的银行账户。这也是存放资金量较大的“小金库”的较为常见的做 法。一些单位专门违规在银行开立账户,或利用相关单位闲置的账户,将各种收入和 资金,转入该账户胡支乱花。 (三)将资金转移至工会、食堂、三产或技协等单位。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范围收 入、违规收费收入、各种财政资金等转移至单位所属工会、食堂、三产或技协,逃避 财政监控。 (四)相关业务单位账户。到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虚开发票,虚列支出后,将资 金转移到对方银行账户,或套取现金,或直接从中报销列支费用。 三、“小金库”的危害 小金库的大量存在,给国家、企业、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一是造成国有资产 和集体资金的严重流失,从小金库的来源看,本质上都是以牺牲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为 代价的,都是以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企业的收入(利润)来获取小集体或个人利益 的;二是小金库的存在和蔓延之势严重干扰了国家、社会、企业正常的经济秩序,使 会计核算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状况更为突出;三是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扩大了消费基 金的支出,产生了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四是小金库资金脱离财务监督和制约,诱发和 掩盖了大量的违法违纪的现象,是经济犯罪的温床和滋生腐败的发源地。 四、“小金库”的查找方法 “小金库”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践中不断 完善检查的手段和方法。 (一)收入分析法。一是根据职能分析收入,通过了解某单位的具体职能,分析其 相应地产生了哪些收入;二是根据实际了解的经济活动分析收入,这就需要了解单位 审计期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如是否有新增收费项目、出租出借资产等。确定应收的收 入后,然后再检查这些收入的收取情况,是否全部入账。 (二)支出项目审核法。从审查支出的真实性入手,分析可疑支出。一是通过分析 下属单位的全年经费预算数和实际拨款数,注意有无对下属单位超预算的经费拨款, 结合核查收款收据是否为经费使用单位所开,发现通过虚列支出将预算资金转移到了 账外私设的“小金库”;二是检查入账凭证,要留意品名数量单价不清的发票、白条、 非统一收据等违规凭证;检查工资奖金发放清单,与人事部门提供的人员名单进行核 对,特别要留意临时工名单中与职工相似的名单,是否存在虚拟。对金额大且是整数 的形成费用的原始凭证要进行重点审核,必要时可延伸有关单位。这对于发现用假发 票报销套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非常有效。 (三)现金突击检查法。即对有可能存放“小金库”的地点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是 突击清查财务出纳人员使用的保险柜、资料柜等。盘点对象是库存现金、有价证券, 也包括会计账簿及有关资料。盘点要有目的性,要事先对大致情况有足够的判断和心 理准备;确定盘点时间要有突然性,不能让被审计单位有任何准备;盘点过程要细致 入微,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特别要注意财务出纳人员的不正常举动,发现问题立 即追根求源,掌握资金收支的全部情况。 (四)银行账户调查法。从银行账户入手,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法定账户以外 的账户。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小金库”的资金与法定账册的资金会有一定的来往, 审计过程中留意资金划拨的银行账户,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核对,故意 隐瞒的账户往往是有问题的。同时,通过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对其中 “银行已收单位未收”和“银行已付单位未付”的未达账项,要问清形成原因,对长 期未清理或同一金额一收一付的未达账项,要作为审查重点。 (五)往来账款核对法。包括单位与上级、下属单位的往来,以及与其他单位的往 来。对相关单位的往来款应仔细核对,有重点地对这些单位进行抽查,既要核对发生 额和余额,看有无差额,又要查清资金来源与去向,往往能够发现“小金库”线索。 也可通过发函询证,对债权进行核对。发函询证时,可以要求对方填写资金往来的时 间、事项、金额,与本单位往来账款的收支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收回款项不入账或虚 假债权的现象。 (六)延伸审计法。对于掌管资金收支拨付权利的主管机关和下属单位较多的单位 的审计,多采用此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通过检查下属单位 的往来账、费用账,看有无上交主管部门管理费、赞助费等支出而主管单位未入账, 或者主管单位的费用在下属单位列支等“小金库”资金。对工会、食堂、技协等账户 进行审计,则主要审查有无从被审计单位及其下属单位转移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支出 情况等。 (七)账外调查法。“小金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单纯的账面检查有时很难发现, 审计人员必须注意从外围调查入手,查找线索。一是从群众举报和反映情况中发现线 索,与有关党政部门加强相互信息沟通,取得第一手举报材料,注意听取被审计单位 的群众对单位工作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并对举报和反映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 研究,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二是从有关人员的谈话中获取线索。在与被审计单位 领导、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交谈中,以闲聊的方式消除对方的心理戒备,言者无意、 听者有心,常常能够捕捉到有价值的“小金库”线索。 (八)问询攻心法。私设“小金库”是一种违纪行为,违纪者往往存在侥幸和恐惧 的矛盾心理,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要采用心理学的原理与审计技术方法相结合 的办法,把握时机,采取攻心战术,攻破违纪者的心理防线。一方面从逻辑和常规思 维的角度戳穿违纪者的荒谬谎言;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攻心,说明利害,不断对其施加 压力,使违纪者交代出“小金库”问题。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