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收支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
录入时间:2002-12-0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4/2002信息】 中央部门作为中央财政的一级预算单位,
其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但各单位为增加本部门的经费来源,提高本部门的福利
待遇,采取各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这就使得中央部门的收支管理出现很多问题。
尤其中央部门内部各司局,充分发挥本司局的职能优势,进行各种形式的有偿服务,
以增加本司局的收入,形成司内或局内“小金库”,用于发放奖金及劳务费,造成了
恶劣的社会影响。这里仅介绍部分中央部门收支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
一、课题费以拨代支,转移到下属单位核算,形成司局自有资金。中央部门的课
题费是财政部根据各部门申报的课题专项预算核拨的,属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由本
级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但一些中央部门将申请来的课题费按照课题预算分
配到承担课题的不同职能司局。各司局为了用钱方便,根据自己的关系找到不同的帐
号,然后按照课题预算向本级财务申请经费,投入自己的帐号,自己管理。课题费支
出主要为劳务费和稿费,课题承办司局按照本司局人员多少平均分配,课题经费成了
部门发放劳务费等福利的来源。审计时,应根据财政预算批复情况,详细审核中央部
门的课题数量、课题经费、课题可研报告、课题预算及承担课题的部门。根据课题经
费的支出情况,深入了解课题经费的核算情况以及课题的完成情况,追踪审查课题经
费的支出凭证,查看支出内容是否合理合法。
二、实行有偿服务,收入不入本级机关财务帐。中央部门几乎都设有本部门或本
行业的社会团体如学会、协会等,而中央部门内部各司局又根据自己的职能成立社会
团体的分会,各分会与各司局往往是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各分会作为独立单位可以
申请财务帐号,所以这也就为各司局实行有偿服务,收入不入本级财务帐核算提供了
方便。中央部门各司局借本司局的职能优势向社会提供一些有偿服务,收支在所属社
会团体帐上核算,不入本级财务帐。审计时要充分了解各部门所属的社会团体及其分
会与内部司局的关系,充分了解内部各司局的业务性质,以了解其有无可能进行有偿
服务,以及收入的核算方式,以进一步追查该司局是否设立小金库。
三、通过搞一些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向下属单位收取资料费,形成各司局小金库。
一些中央部门在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后,利用宣传、普法的名义,出售一些宣传资
料以获取本部门的利益。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情况,尤
其是国家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本系统宣传学习时,各
单位举办的一些宣传活动。审计人员要密切关注这些活动的举办形式、范围。应根据
活动的范围,活动的形式以及资料的收发等,从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司局有无借举
办活动之名,出售宣传资料以获取利益。审计时应注意宣传材料的印发是否经过本单
位财务部门,也就是在本单位财务部门是否存在印刷成本,在什么单位印刷,资料发
给什么单位,是否有收入。根据实际情况抽查对方单位是否有购买宣传材料的支出,
根据线索以认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帐外收入。
四、利用权力转移资金,形成本司局的自有资金。对部门内部有预算分配权的司
局进行深入了解。有的司局利用自己的权力,以多报预算、项目,拨出经费、拨出专
款、对附属单位补助等名义将事业费转拨给下属单位作为本单位的小金库,将部门行
政性开支或其他违规开支在所属单位报销,通过所属单位为自己购置物品,违规从下
属单位提取劳务费和个人酬金。审计时,要对中央部门不同司局的关联单位有所了解,
根据具体情况,延伸审计所属事业单位,以发现线索,查出各司局帐外资金。
五、通过向下属单位提供一些文件资料等,向下属单位收取一定的资料费,形成
司内的活动经费。中央部门内部各业务司局利用自身的业务特点,为下属事业单位提
供一些服务,如提供一些文件、资料及信息,因此向下属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司
内的自有资金。有的事业单位为了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关系,也愿意以各种名义为上
级主管部门支付一些费用,有的部门司局直接在下属单位列支一些劳务费、餐费、交
通费、印刷费等。审计时,要密切关注中央部门相关司局在下属单位的支出情况,尤
其一些印刷费、劳务费等,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去审查,以发现一些主管部门通过下属
单位进行的一些创收活动的线索。
六、虚报成本,增加支出,从其他单位转回作为本部门的收入。一些中央部门内
部参与政府采购的业务部门利用政府采购的牌子,进行一些虚假的交易。由于实行政
府采购的一些商品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虽然公开招标,但很难避免其中的
一些不正当行为。如有的单位计算机采购,尤其一些用于特殊功能的计算机,除了专
业人士之外,其他人无法真正了解其技术含量。这就给一些专业部门提供了机会,他
们利用技术优势,与商家共同操纵政府采购市场,提高政府采购商品的价格,增加政
府采购商品成本,套取财政资金,从中获取回报,作为自身小集体的利益。审计时应
了解政府采购的过程以及参与政府采购的部门,尤其参与政府采购技术标底制定的业
务部门,如果其自身是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那么应重点审查其收入或往来中是否有
从采购单位返回的设备维修费、人员培训费以及其他费用,以发现虚假政府采购行为
的线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