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的审计
录入时间:2002-08-01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1/2002信息】 机关会计工作实行集中核算,规范了会计
工作秩序,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也面临新的更高的要
求。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监督的新要求
(一)认识上的挑战。有人认为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独立于被核算单位,
且隶属于财政部门,认为纳入统一核算各单位财务收支的全过程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
已接受了财政监督,没有必要进行审计。然而,会计集中核算仅是会计核算机制和会
计管理体制的改革,纳入统一核算后,各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和财政资金的支配权不
变。近年来,集中核算的实践表明,各单位取消财务机构和会计岗位后,单位内部的
财务管理和监督有所削弱,而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未参与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对费用发
生的真实性难于界定,给核算中心对费用支出的审核、控制带来的一定困难。同时,
审计不仅是对财务收支的监督,而且有服务职能,通过审计,可以加强和改善管理。
因此,必须改变那种进了核算中心就无需审计监督的错误观点。
(二)审计内容及方法面临的挑战。纳入统一核算的,审计机关对行政单位的审计,
主要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评价被审计单位财
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纠正违纪违规行为。纳入统一核算后,一些单位内
部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有所削弱,违纪行为更隐蔽,仅通过审查会计核算中心提供的会
计凭证、账簿和报表,难于实现审计目标。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内容及方法上面临
挑战。
(三)新形势下对审计监督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政府的运行机制必须作相应的改革,要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降低行政成本。审计
监督必须为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对行政机关的审计必须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
审计过渡。
二、加强行政机关核算中心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审计目标。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为最终日标。近期内应逐步实现
以下目标:一是纠正单位挥霍浪费、百目决策等违纪违规行为,促进廉政建设。二是
各单位纳入统一核算后,应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强化理财意识。三是完善核算体系,
依法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使会计核算既注重统一性、符合强化财政资金管理的
需要,也考虑各部门业务工作的特点,使会计信息能为部门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对经
济活动进行分析、总结。核算中心是改革的产物,目前各项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有
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核算中心的职责、权限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改进审计方法。
1.财务收支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强化部门颈算管理。目前,部门预算
管理中存在着随意性大、频繁追加或调整预算,未将部门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纳入
年度预算等情况。通过审计,可以促进各部门事权与财权相吻合。
2.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为政府强化宏观管理,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
依据。实行集中统一会计核算后,有利于及时提供各单位的会计信息,以进行横向、
纵向比较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倾向性问题。审计机关应充分利用审计调查方法,为
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3.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应将政府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也作为审计内
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行政服务成本。
(三)突出审计重点。
1.内控制度审计。实行集中统一核算后,一些单位内部原有的财务管理和内控
制度存在失衡现象。会计核算中心不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一般只从财务制度的角度
来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有效性,对于该项业务是否发生难以界定,这在某种
程度上弱化了单位的内控制度。审计机关通过审查年度预算、财务计划、审批程序等,
促进各单位适应新的会计核算机制和会计管理体制,可以健全内控制度,强化理财意
识。
2.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统一会计核算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也不容忽视。
应审查是否按预算用款来拨付和使用资金,有无挤占、挪用资金影响事业建设进度等;
对预算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深入分析资金的运动状况和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固定资产审计。纳入统一核算后,各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薄弱
环节。如:有些单位在纳入统一核算、进行财务交接时,未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账
实核对;随着各单位财务机构撤并、财务人员转岗,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未能及
时进行账务处理;有些单位未指定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的现象严重。集中统一会计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业务量大、人员少,客观上很难对
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控制,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无账可查”的现象.容易
造成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账物管理脱节。审计机关应将各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审计的重
点,促进各单位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卡,健全固定资产领用、报废和清查盘点
制度。定期与核算中心对帐,做到帐帐、帐实相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4.银行开户情况及及预算外资金和专项资金审计。审查是否按规定取消银行帐
户,是事存在各项资金的体外游离,是否存在资金的沉淀、闲置现象。是否将收入转
移到下属单位或有关学会、协会,是否在下属单位报销就布本单位或个人负担的费用。
预算外资金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是否存在挤占、挪
用和损失浪费问题,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等。(an200206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