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在业绩考核中的运用分析
录入时间:2005-07-27
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完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全部成本法可译作“全部(或完全)成本计算”,即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
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包括在内的方法。完全成本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揭示外界
公认的成本。
变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
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全数一笔列入收益表内的“期
间成本”项目内,作为“贡献毛益总额”的减项。这是管理会计专用的一种成本计算
方法。变动成本法,有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为企业预测和决策提供有用的管理信
息。它是实行成本责任管理的基础。采用变动成本法有助于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指
标分解落实给各个责任单位,分清各部门责任。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进行业绩考核。
【案例】
利凯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自1997年成立并从事工艺品加工销售以来,一向以
“重质量、守信用”见称,在同行中经营成果及管理较好。近期,公司决定实行全员
责任制,寻求更佳方法。该公司制定具体的责任成本管理计划内:材料消耗实行定额
管理,产品耗用优质木材,单件定额6元;工人工资实行计件工资,计件单价3元;
在制作过程中需用专用刻刀,每件工艺品限领1把,单价1.3元;每生产10件工
艺品劳保手套领用1付,单付1元。
当月固定资产折旧费8200元,推销办公费800元,保险费500元,租赁
仓库费500元,当期计划产量5000件。
实际组织生产时,A车间根据当月订单生产了2500件产品,车间负责人李杰
充分调动生产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加工工艺,严把质量关,杜绝了废品,最终使材
料消耗由定额的每件6元降低到每件4.5元;领用专用工具刻刀2400把,合计
为3120元。但由于该公司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成本,所以在业绩考核中,李杰没
有完成任务,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考核结果呢?
【分析】
1、定量分析
完全成本法:定额成本和实际成本分别见下表1:
从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实际总成本32120元大于定额成本31000元,
得出结论:没有完成责任成本计划。
变动成本法:定额与实际资料见表2:
首先将费用划分成固定性费用和变动性费用两部分,只有变动性生产费用才是车
间主任李杰能够控制的,是责任成本。
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实际成本22120元比李杰的责任成本26000
元小,说明实际成本比责任成本降低了3880元(26000-22120),所
以李杰完成了责任成本,而且比责任成本降低了。完成成本法的计算结果扭曲了事实。
2、定性分析
该案例车间主任李杰的责任成本应是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部分。该公司应该改变
成本管理模式--实行成本责任管理,确认和考核李杰的责任成本时,应采用变动成本
法。
表1: 单位:元
成本项目 定额成本 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 30000(6×5000) 11250(4.5×2500)
直接人工 15000(3×5000) 7500(3×2500)
制造费用 17000 13370
其中:工具 6500(1.3×5000) 3120(1.3×2400)
劳保用品 500(1×5000/10) 250(1×2500/10)
折旧费用 8200 8200
办公费用 800 800
保险费用 500 500
租赁费用 500 500
定额总成本 62000
定额单位成本 12.4
实际总成本
(实际产量按 31000(12.4×2500) 32120
2500件)
表2: 单位:元
成本项目 定额成本 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 15000 11250(4.5×2500)
直接人工 7500 7500(3×2500)
变动制造费用 3500 3370
其中:工具 3250 3120(1.3×2400)
劳保用品 250 250(1×2500/10)
单位变动 10.4
成本合计
实际总成本 26000 22120
(实际产量按
2500件) (10.4×2500)
(bu200506300211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