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中级职称考试2005年《会计实务二》复习指导(2)

录入时间:2004-12-09

  【中华财税网北京12/09/2004信息】 三、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1、制定应试目标和复习计划   《中级会计实务(二)》是2005年全国会计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 后,针对2004年只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的部分考生过渡2005年考试 保留的一门课程,并且通过的成绩仅限2005年有效,因此今年选择报考《中级会 计实务(二)》的考生尤其要把握好这最后的机会。   良好的心态对于复习和考试至关重要,只有树立信心才有学习的动力和持之以恒 的毅力。采用倒计时的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拿到教材后要粗略的翻看一遍,看看哪些内容学过并已掌握,哪些内容没 有学过尚未掌握,从而确定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2)深入细致的学习,要逐章逐节的一个一个考点的学习,吃透教材内容,熟 练掌握教材的每一道例题,然后配合练习题反复学习教材和做题。   (3)考前冲剌重点复习,可再次重点研习一下历年考题,并做一些模拟考试的 练习。 当然《中级会计实务(二)》的具体复习计划,则因人而异,适当时可请有经验 的辅导老师提供参考意见。   2、紧扣大纲,精读指定教材   考试大纲是编写指定教材的纲领性指导材料,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的复习范 围。指定教材是考试命题和答案的来源,历年考试中大部分命题都可以直接从教材中 获得答案或依据。因此,考生对指定教材的内容,要反复研读、细读,深刻理解内容 的实质,弄懂弄通、学深学透。   指定教材一般应通读两至三遍,以便了解教材体系及知识点的分布,找出复习的 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及疑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得住、记得牢、会运用。为了 提高应试能力,考生还可选择1~2本习题集,以供日常练习用。考生要在熟悉教材 的基础上再做题练习,做题中发现问题再研习教材,加深理解,反复练习,直到熟练 掌握和运用知识。要强调的是,必须独立地并脱离教材进行测验和练习,防止边做习 题边翻阅教材,致使达不到练习的实际效果。   3、有效地借鉴历年试题 历年试题是应试练习的首选最佳范例,必须认真研习。要研究教材内容是怎样形成试 题的,那些内容是年年必考的,那些内容已考过,那些内容尚未考过,以便确定复习 重点,制定复习计划,主动有效地准备考试。   4、全面学习、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中级会计实务(二)》题量大,考核点多,因此全面学习是必要的。 要求考生把握重点,是因为历年考试中,重点内容其分值都较大(近两年考试中,几 个重点章节的内容,分数的比重在60%左右),可见掌握了重点内容,才能有把握 通过考试。 要注重突破难点,学习中的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内容较难理解, 二是知识运用的灵活性较大,即所谓“题目难”。“难点”的出现也正是考生的薄弱 环节,同时也是考生全面系统掌握知识体系的障碍。“难点”是相对的,也易突破, 只要考生肯下功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逐步消灭“难点”。况且,难点内 容往往与重点内容交织在一起,突破了难点,即掌握了重点!   5、避免复习应试中出现误区   (1)“抓大放小”:为了找捷径,只复习重点内容,对于非重点内容和可能出 小题的内容不复习或下功夫不够。其实考题中,小题分数占40%,大题分数占 60%;但小题所花时间短,得分率高,大题费时,得分率低。因此,考生一定要按 照大纲范围和指定教材全面、系统地学习,切不可猜题押题;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善于归纳出各章的重点和难点。   (2)习惯从会计分录编制角度思考问题,不具备直接根据发生的业务计算会计 指标的能力。如考题中要求计算某项业务发生后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很多考生必须编 完会计分录后,才能得出计算结果,这样必然会影响计算速度。   (3)重视对会计知识和有关规定的理解,忽视对有关知识点和规定的记忆以及 熟练运用。正像有的考生说:“能理解,记不住,全会做,做不完”。   (4)思维定式:有些会计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考生,习惯用会计实务中记账、 算账、报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影响复习效果,不利于应试。   6、将科学的学习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科学的学习环节包括预习、听课、练习、冲剌复习等几个阶段,各环节尽量不要 脱节。有条件的话尽量多在网上听老师讲解和在网上与学友进行交流,有一流的培训 老师讲授,既省时、省力,又能解疑答惑,能交流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在临考前能 帮助考生把握考核点、重点,使得冲剌复习具有针对性。 当然也要有一些好的辅导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练习能使考生从不同侧面牢固 掌握知识要点,熟悉考试题型,强化记忆。本网给学员提供的同步练习、强化练习和 模拟试题,本着习题多样化,难度多层次化的宗旨,为广大考生提供颇为有效的各方 面信息,希望能参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2005年命题趋势预测 在考试中,试题分数来自于出题点。出题点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本学科的重点。这些重点形成了一门学科的支撑点;   (2)本学科的难点。这些难点是出题的亮点和考生得分的关键点;   (3)社会问题热点。如目前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热点问题是资产不实,业绩 评价和利用关联方提高虚假的经营业绩。在命题中经常会引导考生关注这些热点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热点问题;   (4)新的知识点。考试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掌握新知识,实现知识更新, 凡是新的知识点,都是命题中的敏感点。   在综合分析本科目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历年命题规律之后,结合2005年教材和 大纲与前两年没有变化的特点,本科目的主要出题点是:   一级出题点:是最经常出综合题的部分,包括:   (1)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   (2)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方法;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会计处理;   (4)合并会计报表在当年编制和连续编制情况下的抵销分录。   二级出题点:是经常出计算分析题的部分,包括:   (1)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   (2)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3)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4)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5)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6)所得税核算中的纳税影响会计法;   (7)融资租赁时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8)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   三级出题点:经常出小分题或作为主观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   (1)会计估计变更;   (2)所得税核算应付税款法;   (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 则以及“合并会计报表”的内容应该是命题的重点。从2001年试题到2004年 试题可看出,题目中的综合性题目分数高,难度较大,跨章节较多。综合性题目仍将 是2005年考试命题的重点,在综合题中往往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内容。 因此,考生应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教材中新知识、新内容。   由于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考试是针对2004年只通过《中 级会计实务(二)》的部分考生过渡2005年考试保留的一门课程,为了兼顾广大 考生的实际情况,在试题难度上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甚至可能比近两年考试略低。 我们预测,2005年的命题仍应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为 原则,题型题量基本会不变。客观题应占到40%左右的分数,难度不会太大;主观 题约占60%左右的分数,其中计算分析题大约占4道、综合题大约占2道,会有一 定难度。因此,要注意跨章节、甚至跨科目的解题能力的训练。 从整体上说,2005年的考试,相对考试大纲来说,掌握部分会占70%以上,熟 悉部分会占20%左右,了解部分一般不会超过10%。主观题会加强对考生会计理 论和实务融会贯通的考查,综合题仍将出现一题多问、一题多章的情况,并体现“侧 重实务操作”的考试原则。另外,2005年不可能出现一些较偏的题目来增加整个 试卷的难度,这是今年选择本课程考试的考生不可多遇的机会。   考生如果要以很高的可靠程度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二)》的考试,需要经过两 个步骤:一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透彻理解出题点,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住;二是 集中精力熟练掌握出题点,并通过练习,将主要出题点串连起来,融会贯通,提高综 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