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不可或缺的应收账款分析

录入时间:2004-11-29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9/2004信息】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分析, 是投资相应股票的必修功课。在A、B股市场,财务报表分析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是对应收账款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可发现优质公司,更多地可发现某些公司的业绩 “水分”。    应收账款来源于上市公司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以赊销方式进行的结算, 应收而未收款项就记入“应收账款”栏目。由于我国财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虽未收 到相应销售款,但合同已兑现、商品劳务所有权已转移,仍可记入公司收入,可以堂 而皇之地记入利润,纳税后便变成净利润的一部分。    这样,如上市公司滥用这一制度,销售收入、利润就有夸大成分,甚至会发展到 利用规则造假。以前监管不严,分析若干报表,竟然有“绩优公司”当年主要一笔合 同收入数目与当年应收账款增加数吻合,以后连续两年一直作为应收账款挂账,如一 直挂着与没有收入有何两样?后期虽规定了坏账提取制度,但仍有公司未严格执行。 因而进行应收账款分析,要仔细分析公司执行多大的坏账提取比例,根据行业特点分 析提取比例是否合理,如果仅仅按5%或所要求的最低比例提取坏账,很可能不能反 映真实损失,销售收入有虚增之嫌。如果一笔应收账款拖了3年多还收不回,坏账提 取比例低于25%则不合理。    进行应收账款分析,应从当期财务报告详表中析取数据,现有公开媒体公布的是 简表,可能少了最重要的应收账款的分账龄数据。必须理解应收账款余额属于1年以 内、1年到2年、2年到3年、3年以上的比例及数值,如总额较大、账龄又长则问 题较大,有一定或有损失或着已虚增了一定销售收入,一旦严格执行财务规定作坏账 计提,则会冲减部分利润。    单纯应收账款总额大,未必是大问题,因为可能销售收入更多。如果当年度应收 账款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至少说明回笼资金较慢。如果分年度的应收账款逐 渐增多,而销售收入增长有限则说明问题正在恶化。虚构的合同收入可以通过连续追 踪几期的财务详表分析到。有一个财务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作定量分析,但 还不够,后期发展的现金流量表可挤掉一部分应收账款的水分。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