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金流量表的运用
录入时间:2004-09-14
【中华财税网北京09/14/2004信息】 为了与国际会计接轨,我国企业从
1998年1月1日起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是
以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汇总说明企业在特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的动
态报表。利用这张报表可以估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生成能力和使
用方向,反映现金在流动中的增减变动状况,说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对现金
的影响,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由此可见,现金流量表无论对于
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人来说,都是一张十分重要的报表。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的意义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是指对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以了
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企
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财务信息,为其决策提
供依据。具体来讲,经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使用者一般能够掌握以下信息:
1.企业现金使用的主要方向,即企业将现金主要投放在日常生产经营方面,还
是长期资产上。
2.从外界筹集了多少现金,其中有多少是从银行或其他机构取得的借款。
3.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额,以及损益表上
的净利润很多、但对投资者利润分配(指现金红利)较少的原因。
4.企业出现经营亏损但仍能派发现金红利的原因。
5.企业现在持有现金数量的应用状况,以及以后经营开拓需要的实际能力如何
等等。
除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上述信息外,笔者认为还可以掌握以下财务信息。
1.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来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代表了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
因此,通过现金流量表提供的净现金流量与企业债务的比较,可以分析得出企业的偿
债能力。如将现金流量与企业全部负债对比,可以得出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将
现金流量与企业流动负债对比,可以得出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2.企业的支付能力。支付职工工资、提供福利、购买原材料、支付各种税金、
罚款等等,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经营性支出。企业的支付能力也是经营者进行经营决
策的主要依据。如果企业的资金在偿还了各种债务和支付了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支出
后仍有节余,则企业可以考虑对外投资、派发股利等。相反,当企业的支付能力出现
危机时,就应该考虑筹集资金以及采取其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3.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进行比较,从而得
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利润的能力。
4.企业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对企业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从现金流量
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别对当期收益做了多大
贡献,哪一部分存在问题,影响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哪一部分存在潜力,可进一
步发展。还可以通过计算现金流量表的内部结构比例,即现金各来源和现金总流入的
比例、现金各种运用占现金总支出的比例,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结构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主要是指企业当前取得的现金从何处而来,将用往何处,其
现金余额是如何构成的。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就是在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的构成以及现金余额是如何形成的。因此,现金流量
的结构分析可以分为现金收入结构分析、现金支出结构分析和现金余额结构分析。现
金收入结构是指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收入在全部现金收入中的比重,包括经营活
动的现金收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收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收入等。另外,它还应该反映
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收入中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现金支出结构是指企业的各项现金支
出占当期全部现金支出的比例。它具体地反映企业现金的使用情况。现金余额的结构
是指企业的各项业务,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非常性项目,其现金收
支净额占全部现金余额的比例,它反映了企业的现金余额产生的原因。
(二)偿债能力的分析
采取对外举债的形式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
行为。但是举债必须以能偿还为前提,如果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那么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就有可能陷入困境。而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测定出企业的偿债能力,
从而便于经营者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另外,这也是债权人提供借款的一
个重要依据。
1.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的现金与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额的比例,用公式
表示为:
现金比率=现金余额/流动负债总额
对于债权人来说,现金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反之,现金比率越
低,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弱。如果现金比例大于或等于1,则企业可以其手中
的现金清偿全部债务流动负债。如果小于1,则企业需动用其不动产、存货等财产才
有可能清偿完债务。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资产的流动
性(即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成反比,流动性越差的,盈利能力越强,而流动性越好
的其盈利能力越弱。因此,企业应该将持有的现金控制在合适的比例内。因为现金的
流动性最强,所以其盈利能力也就最差。为了保持企业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尽可能的降
低现金的持有率。将历年的现金比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进可以了解企业短期偿
债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
2.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实际收到和支出
的现金量和结存量,因而能更真实、直观地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运用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是将本期取得的收入和本期所偿付的债务进行比较,来确定企
业的偿债能力。
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现金=全部现金收入-借入的现金-经营活动的基本现金支
出=全部现金收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收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收
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收入-购货现金支出-现金增值税支出-付税支出-支付工资的
现金-支付经营费用的现金+非常性项目收入支净额
应偿还的债务=到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本金+支付的利息支出+应支付的融资租
赁固定资产租赁费
(三)支付能力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需要用支付一些必要的日常开支。因此,通过现金流
量表正确的评估企业的支付能力也是分析现金流量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过程中,
主要是把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和现金的各项开支进行比较得来的。
可用于投资、分派股利(利润)的现金=本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投资活动取
得的现金收入-偿还借款偿付债券等的现金支出-经营活动各项开支+非常性项目现
金净额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现金流量表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夸大
它的作用。在会计工作中甚至有人认为现金流量表可以取代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
是绝对不正确的。在使用现金流量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现金流量表不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
因为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不具有完全的配比性,因此,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并不
能代表企业的收益水平。
(二)现金流量表不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得到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但
是如果不结合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就不能得出这些支出是用于设备更新还是增购资
产。
(三)现金流量表是分析企业财务的辅助手段
因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应该结合现金流量表来综
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财务信息。(bs200408027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