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务操作指南(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概念与来源

录入时间:2004-08-05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5/2004信息】 第二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概念与来源   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或其他人(或单位)投入,所有权归属投资者,但不构成 实收资本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资产。资本公积从形成来源看,它是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金额中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其他人(或单位)投入的不形成实收资本的资 产的转化形式,它不是由小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转化而来的,从本质上讲应属于投入资 本的范畴,因此,它与留存收益有本质区别,留存收益是小企业实现净利润的转化形 式。在核算资本公积时,应当与留存收益项目区别开来。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虽然都属于投入资本范畴,但两者又有区别。实收资本一般 是投资者投入的、为谋求价值增值的原始投资,而且属于法定资本,与小企业的注册 资本相一致,因此,实收资本无论是在来源上,还是金额上,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资本公积有特定来源,其主要来源是资本溢价,是小企业投入资本(实缴资本超过设 定价值的部分),只是由于法律的规定而无法直接以资本的名义出现。某些来源形成 的资本公积,并不需要由原投资者投入,也并不一定需要谋求投资回报,例如,接受 其他人(或单位)捐赠形成的资本公积。不同来源形成的资本公积由所有投资者共同 享有。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通常被视为小企业的永久性资本,通常不得任意支付给投资 者。只有在小企业清算时,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才可将剩余部分返还给投资者。   资本公积与净利润有本质的区别,在会计上通常需要划分资本与收益的界线,收 益(净利润)是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结果,可以分配给投资者。从本质上讲,资本 公积是小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一部分,具有资本的属性,与小企业的净利润无关, 所以不能作为净利润的一部分。   资本公积从不同的来源取得,并由全体投资者享有。它属于资本的范畴。资本公 积在转增资本时,按各个投资者在实收资本中所占的投资比例计算的金额,分别转增 各个股东的投资金额。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不同,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是 净利润的转化形式,而资本公积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来源,与小企业的净利润无关。小 企业的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接受捐赠非现金资 产准备、其他资本公积等。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