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试题精选——《财务管理》主观题部分
录入时间:2004-04-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4/22/2004信息】 《财务管理》主观题部分
1.已知:某公司2002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12%,净利润的
60%分配给投资者。200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02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期末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 1000 应付账款 1000
应收账款净额 3000 应付票据 2000
存货 6000 长期借款 9000
固定资产净值 7000 实收资本 4000
无形资产 1000 留存收益 2000
资产总计 180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18000
该公司2003年计划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0%,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需新增设备
一台,价值148万元。据历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随销售额同比
率增减。公司如需对外筹资,可按面值发行票面年利率为10%、期限为10年、每年年
末付息的公司债券解决。假定该公司2003年的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与上年保持
一致,公司债券的发行费用可忽略不计,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
(1)计算2003年公司需增加的营运资金。
(2)预测2003年需要对外筹集的资金量。
(3)计算发行债券的资金成本。
2.已知某公司当前资金结构如下:
筹资方式 金额(万元)
长期债券(年利率8%) 1000
普通股(4500万股) 4500
留存收益 2000
合 计 7500
因生产发展需要,公司年初准备增加资金2500万元,现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为增加发行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市价2.5元;乙方案为按面值发行每年年末
付息、票面利率为10%的公司债券2500万元。假定股票与债券的发行费用均可忽略不
计;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要求:
(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下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2)计算处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乙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
(3)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2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筹资方案。
(4)如果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指出该公司应采用的筹资方案。
(5)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增长10%,计算采用乙方案时
该公司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
3.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稳,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
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
(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
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4.已知:某企业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6900万元,全部资产平均余额为2760
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1104万元;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7938万元,全部资产
平均余额为294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1323万元。
要求:
(1)计算上年与本年的全部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和资产结构(流
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百分比)。
(2)运用差额分析法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与资产结构变动对全部资产周转率的影
响。
5.已知:A公司拟购买某公司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打算持有至到期日),要求的必
要收益率为6%。
现有三家公司同时发行5年期,面值均为1000元的债券。其中:甲公司债券的票
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格为1041元;乙公司债券的票
面利率为8%,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丙公司债券
的票面利率为零,债券发行价格为750元,到期按面值还本。
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年 5% 6% 7% 8%
(P/F,I,5) 0.7835 0.7473 0.7130 0.6806
(P/A,I,5) 4.3295 4.2124 4.1000 3.9927
要求:
(1)计算A公司购入甲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
(2)计算A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
(3)计算A公司购入丙公司债券的价值。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甲、乙、丙三种公司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为A
公司做出购买何种债券的决策。
(5)若A公司购买并持有甲公司债券,1年后将其以1050元的价格出售,计算该项
投资收益率。
6.已知:某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拟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甲、乙、
丙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0万元,NCF1=0万元,NCF2-6=250万元。
乙方案的相关资料为:在建设起点用800万元购置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同时
垫支200万元流动资金,立即投入生产;预计投产后1-10年每年新增500万元营业收入
(不含增值税),每年新增的经营成本和所得税分别为200万元和50万元;第10年回收
是固定资产余值和流动资金分别为80万元和200万元。
丙方案的现金流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万元
T 0 1 2 3 4 5 6-10* 11 合计
原始投资 500 500 0 0 0 0 0 0 1000
年净利润 0 0 172 172 172 182 182 182 1790
年折旧摊销额 0 0 72 72 72 72 72 72 720
年利息 0 0 6 6 6 0 0 0 18
回收额 0 0 0 0 0 0 0 280 280
净现金流量 (A) (B)
累计净现金流量 (C)
*“6-10”年一列中的数据为每年数,连续5年相等
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8%,部分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T 1 6 10 11
(F/P,8%,t) - 1.5869 2.1598 -
(P/F,8%,t) 0.9259 - 0.4289
(A/P,8%,t) - - 0.1401
(P/A,8%,t) 0.9259 4.6229 6.7101
要求:
(1)指出甲方案项目计算期,并说明该方案第2至6年的净现金流量(NCF2-6)属于
何种年金形式。
(2)计算乙方案项目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3)根据表1的数据,写出表中用字母表示的丙方案相关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
流量(不用列算式),并指出该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
(4)计算甲、丙两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5)计算(P/F,8%,10)T(A/P,8%,10)的值(保留四位小数)。
(6)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指标,并据此评价甲、乙两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7)如果丙方案的净现值为725.69万元,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为企业做出该生产
线项目投资的决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