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难题的解决技巧与例解:收入的疑难问题处理
录入时间:2003-10-1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0/2003信息】 第四章 收入的疑难问题处理
企业正确地确认收入是进行收入核算的基础。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
会计准则--收入》确立的收入确认标准,具体分析销售交易的实质,针对不同交易的
特点,正确判断每项交易中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是否已转移,是否仍保
留与所有权相关的继续管理权,是否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否
流入企业,收入和相关成本能否可靠计量等重要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才能
确认收入,否则,即使已经发出商品,或即使已经收到价款,也不能确认收入。
为了正确反映每一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
企业应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或同一会计期间结转相关的成本。
结转成本时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收入确认的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成本必
须结转;第二,如一项交易的收入尚未确认,即使商品已经发出,相关的成本也不能
结转。
商品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的,结转的商品实际成本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确定。
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在结转计划成本或售价的同时,还应结转售出
商品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或进销差价,将计划成本或售价调整成实际成本。
企业的收入种类很多,如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
为取得这些收入均需发生相关的成本和税金等。为了准确反映每一重大类型的收入和
相关成本、税金等,企业应按以下原则设置相关的收入、成本、税金科目进行核算。
(1)企业应按主营业务和附营业务分别设置收入、成本、税金科目
主营业务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可根据企
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要业务范围确定,例如工业、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营业务是销售
商品,银行的主营业务是贷款和为企业办理结算等。主营业务是企业的重要业务,是
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应重点加以核算。因此,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核算主营业务形成的收入;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发
生的相关成本;设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应负担的价内流转税及应上
交的有关费用,如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上述
科目应按商品的品种、劳务或业务的类别等设置明细账,以详细反映每一重大交易的
收入、成本和毛利的信息。
附营业务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如工业企业销售材料、提供非工业
性劳务等。附营业务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次要的交易,可统设“其他业务收入”和“
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分别核算属于企业附营业务形成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
用、税金等。
(2)企业也可以根据本行业特点设置相应的收入、成本和税金科目
为了更加清晰、明了地核算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使科目名称与主营业务的内
容更加贴近,企业也可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收入和成本科目,或按每一重大
类型的主营业务分别设置收入和成本科目进行核算。例如:工业企业可设置“产品销
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可
设置“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金
融企业可按主营业务收入的种类分设“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
费收入”等科目核算。”利息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存款或贷款的利息收入,例如银行
在中央银行存款、非银行金融企业在银行存款等形成的利息收入,银行向外贷款形成
的利息收入等;“金融企业往来收入”科目,核算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企业发生往来
形成的利息收入,例如存放同业款项、拆放同业款项等形成的利息收入;“手续费收
入”科目,核算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而收取的手续费收入。同时设置“利息支出”、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等科目,分别核算与上述收入相关的成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