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权益信息失真查证实务:资本公积及盈余公积信息失真的查证——资本公积信息失真的表现

录入时间:2003-03-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3/26/2003信息】 第七章 资本公积及盈余公积信息失真的 查证   第一节 资本公积及盈余公积信息失真的表现   一、资本公积信息失真的表现   资本公积是保留在企业内部不予分配的、来源于非经营因素的企业资本性的积累, 它的权益属于投资者所有,是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部分。但是,资本公积不同于投入 资本,它不属于某一特定所有者,因此资本公积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风险的分担。 资本公积主要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折算差额 等。   资本公积其实质表现为由于非经营性因素形成的不能计入实收资本的所有者权益, 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损赠资产、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公积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一)资本公积账户内容不完整   企业将应列作资本公积事项未列入“资本公积”账户,致使资本公积信息不完整, 表现形式为:   1.将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计入当期收益。   资本溢价即新加入的投资者的出资额超过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的部分,根 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形成企业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即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取得的超 过股票面值的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扣除发行费用后形成资本公积。企业出 于调节当期利润目的,将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作增加当期利润处理,从而影响当期损 益的真实性,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2.将资本溢价列作实收资本。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吸收新的投资产生的资本溢价,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列入资 本公积,将其全部列入实收资本,损害了其他投资者利益。   3.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不入账。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列为资本公积,有的企业有关领导授意会 计人员对接受捐赠的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有的作为“小金库”用于不合理开 支;有的计入应付福利费,用于职工福利开支。   (二)资本公积账户内容不真实   有的企业将不应计入资本公积事项列入资本公积账户,致使资本公积信息不真实, 表现形式为:   1.资产盘盈列作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流动资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照章纳税,有些企业将其列作资本公积,以逃避缴纳所得税;   2.投资收益列作资本公积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的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 额应列入投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有的企业将其列入资本公积,以逃避缴纳所得税。   (三)资本公积使用不合理   1.不符合增资条件,未经批准随意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只能用于转增资本,而且必须符合增资条件,在实际会计处理中,企业 常常发生未经批准,未办理有关手续,擅自转增资本的情况。   2.资本公积挪作他用。   有的企业将资本公积挪作他用,如用于集体福利等。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