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企业无形资产摊销
录入时间:2002-12-13
【中华财税网北京12/13/2002信息】 根据税收法规的有关规定,企业的无形资
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具体计价时,应按照取得无形资产的不同方式分别确定:
无形资产摊销应采用直线法,即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
但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及购买的商誉不得摊销。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取得无形资
产时,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根据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贷记“银行存款”、“实
收资本”、“资本公积”等科目;企业摊销无形资产时,借记“管理费用——无形资
产摊销”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由于无形资产的摊销直接关系到管理费用的
大小,以至影响到本年利润及所得税的计算缴纳,因此,必须重视无形资产摊销的检
查。
一、无形资产摊销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是外购无形资产的价值,按规定包括买价和购买过程中的相关费用。是否只按
买价入账,把购买无形资产发生的有关费用计入期间费用,直接冲减当期损益;二是
自行开发取得无形资产是否按研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三是作为投入资本而取得的
无形资产是否经过法定的评估机构确认,或任意估价入账;四是将已计入当期损益的
技术转让费、技术研究开发费用以及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制失败损失按无形资产重复入
账;五是本企业自行确立商誉并作价入账,按规定,除了买受另一企业外,商誉不得
入账;六是将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及外购的商誉并入摊销基数;七是各期的摊销额是
否均衡,有无忽高忽低的现象;八是缩短摊销期限,加速摊销进度,如发明专利权少
于15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少于5年、商标权少于10年的,特别是法律、合
同或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摊销期限少于10
年的;九是摊销期满后,继续摊销无形资产,造成虚列当期费用的现象。
二、无形资产摊销的检查方法
当期的无形资产摊销额等于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摊销基数)除以摊销期限,要
准确检查企业的无形资产摊销:一是检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二是检查各期的无形
资产摊销额。
(一)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检查方法:逐笔检查“无形资产”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
同时核对有关的会计凭证、原始单据(发票)以及合同协议、计价资料等,核实各类无
形资产的取得方式,注意无形资产入账是否确实有效,入账价值是否正确,原始单据
(发票)是否合法,账证金额是否一致。
(二)各期无形资产摊销额的检查方法:逐笔检查核对“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
销”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以及有关会计凭证,核实各期摊销额是否正
确。首先检查各期的摊销额是否均衡(有无突增突减现象)一致,否则要重新计算各期
的摊销额,对多摊或少摊的金额进行调整,调减或调增管理费用。其次检查摊销期的
年限,将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除以每年实际摊销额,计算出实际摊销年限。如果实际
摊销期少于规定的年限,则应查阅有关法律文件、合同或企业申请书,核实应摊销年
限。再次,认真检查各类账户“摘要栏”的有关内容,是否将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及
购买的商誉也作了摊销。
经过上述检查后,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检查期多摊(或少摊)额:
检查期应摊销额=核实后的无形资产价值/(应摊销年限×12)×检查期月数
检查期多摊销(少摊销)额=检查期无形资产账面已摊销额-检查期应摊销额
现举例说明如下:
某粮食机械厂系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饲料机械、粮食加工机械。该企业于
2001年初引进非专利技术,生产经营情况良好。2002年10月税务稽查人员对该厂检查
时,发现“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账户借方发生额1-4月份每月摊销额为1250
元,而5至9月份每月摊销额为5000元,于是审查“无形资产”账户,调阅记账凭证和
原始凭证,并到技术科了解具体情况.查看有关合同,确认该厂1月份以45000元购入
非专利技术,有效使用期限为3年,经询问该厂有关负责人,证实该厂为了控制利润
增长速度,任意改变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将3年摊销期缩短为一年。
该厂任意缩短改变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虚增了当期管理费用,应调增应纳税所
得额,补交企业所得税。
①每月应摊数=45000/(3×12)=1250元
②5-9月多摊销数=[(5000-1250)×5]=18750元
③应补交企业所得税=18750×33%=6187.50元
调整有关账务:
①调增本年利润
借: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18750
贷:本年利润 18750
②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 6187.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187.50
③补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187.50
贷:银行贷款 6187.50 (h2002100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