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怎样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录入时间:2002-11-14

  【中华财税网北京11/14/2002信息】 政府机关的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现 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已与市场接轨。但介于政府与企业间的事业单位的改革 却进展迟缓,成了改革的难点。中国已经入世,承诺逐步开放市场。虽然这种开放对 企业的直接冲击更大一些,但对事业单位也会造成影响,对政府的理财思路也会带来 更新。因此,必须适时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促进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总的来说, 进展不大,并未触及核心。只在理财的方法上做过一些改良,并未形成一套科学的机 制。目前对事业单位的定位和理财思路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属于粗放型的 管理。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事业单位是属于国家重点保障的部门,因而 既没有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也没有政府机关职能转变的要求;认为事业单位的 改革涉及国家政体,又没有一套衡量标准,难度太大;认为入世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并 不明显等。其实,事业单位类型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入世对相当部分事业单位 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财务管理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应把观念从原来的粗放型 管理转到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上来,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理财能力上, 即运用科学的财政管理手段,细化预算,按照事业单位保障轻重的类型,规范资金的 运作,提高到位率和使用效益。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科学理财。一方面重点事业单位受的保障不够, 另一方面不属于重点的事业单位却在大量占用资源,形成缺位和越位两者同时并存。 这是财务管理中沿袭旧的做法,未进行细化预算,未建立重点保障系统,只算大账到 主管部门造成的。那么,突破的方向在哪里呢?主要应有两个方面:一是分类管理; 二是定员定额。这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教育、科学是国家重点要 保障的,但并不是什么都保障,在保的方法上也有很多选择。有些事业单位根本不属 于重点保障的范围,也享受同等待遇。因此,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加以区分, 分清保障类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即将事业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准公益型和市场 型。在此基础上,再按国家政策区分一类保障和二类保障。对应走向市场的单位如事 业单位的后勤部门、影剧院团、部分体育项目、科研开发机构等等应尽量市场化。前 几年广东的科技体制改革就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应加以总结后推广到其他事 业单位的改革上来。结合目前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是 否符合公共财政原则可从以下方面衡量:一是分类。要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对每一 独立法人的事业主体确定其性质,并确定相应的政府保障程度。二是收支统管的完整 性,要对政府有补助的每一独立事业法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统收统支,不允许有账外 账。三是定员定额,根据国家对每一事业单位的保障程度和其收支情况确定定额标准。 四是合法性,结合部门预算改革,使每一独立事业法人的预算均经过人大通过,不得 随意变更。五是确立科学的理财方法,减少人为因素,用科学的手段使财政开支真正 用在需要的地方。当然,事业单位的改革还涉及到体制的改革,即事业单位的重新定 位,撤消和归并部分事业主体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财政部门可以解决的,但作为财政 部门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达到:事业单位分类定位清晰;算账有科学的依 据,国家重点保障突出;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透明度;保障国家经费的到位率和使用 效率。   --抓住工作重点,提高理财能力。根据当前财政改革进展情况,对事业单位管理 的重点应放在规范管理和提高理财能力上。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门 预算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改进、完善。编制部门预算是规范各有关方面行为,提高理财 的科学性、透明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但目前编制的部门预算在编制时间、方法、 内容、监督、执行、相关的协调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在全面推开同 时逐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统发工资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扩面问题。统发工资工作既是 规范国家供养人员的分配行为,又是保障这部分人员工资按时发放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因为事业单位人员的分配政策比较特殊,因而在工资统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需逐步加以改进。另外,事业单位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未纳入统发的范围,进一步扩 大纳入统发范围将是一件比较迫切的事情。三是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和扩面问 题。这是规范事业单位收支行为,保证部门预算完整性的重要方面。四是政府采购工 作的完善和扩面。事业单位经费的个人部分可通过工资统发来规范,但公用经费中的 大部分仍未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如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加大对公用经费 尤其是专项经费的管理力度将是重点要抓的工作。   --应对入世挑战的策略。入世会对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中的图书、报纸、杂志等、 体育产业、科技开发部门以及其他面向市场的事业单位带来影响,会出现合资、合作 甚至控股等情况。作为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国有资产的保全、处置提出相应的对策和 管理办法。另外,在支持某些面向市场的事业单位时,要研究是否与世贸规则相冲突。 因为我国入世的时间还不长,入世到底对事业单位的影响有哪些以及影响程度如何, 还是一个需要探求的过程。如果现在不积极寻求应对措施,等问题真正出现时再去努 力,又将付出太大代价。目前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部分事业产业应该如何管 理和支持以及支持的方式、方法,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科技开发类型的研究所 等;二是对新出现的合作、合资办事业如办学,该如何在资产界定、财务管理等等方 面提出相应的政府应对政策。   --运用信息资源,完善管理基础。作为财政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运 用大量的数字和文件资料,还有许多账务记录工作。但我们一直沿用比较传统的做法, 既难有完整的数字口径,又影响工作效率。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碰到的这类问 题更多。比如,我们经常遇到要提供教育支出的数字,但教育支出涉及多个处的财政 拨款事业支出、基建开支、还有学校的财政性资金、教育费附加、捐赠等等,很难统 计出一个完整的数字。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好电脑资源,完善这一基础性的管理工作。 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数据的资源共享和文档管理的开发。 要对常用的一些基础性的数据、文件以及交办文进行整理、归并,形成资源共享。二 是账务处理软件的开发。要通过对日常预算、拨款的账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堵 塞漏洞,防止职务犯罪,提高管理的水平。   --做好沟通协调,减少改革成本。近几年,财政改革的力度很大,基本上是按政 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在操作。既涉及到各有关单位的利益格局调整,又是一个运用新方 法、新观念的过程。因此,除了财政部门要做好扎实的工作外,更需要各有关单位的 理解、支持和配合。尤其对事业单位,每个部门的情况不同,都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 理办法,很难形成一套规范性的操作程序,改革起来难度更大,更需要他们的积极配 合。如果财政部门在改革过程中不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包打天下”,遇到的阻 力将会很大,而且事倍功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有处事方法。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