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现行会计对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若干问题

录入时间:2002-10-28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8/2002信息】 传统的资产计量理论与实务,侧重于对有 形资产的计量,而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虽有所考虑但其范围却很狭窄。据调查,经济学 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有29项之多,而会计学确认的却只有12项,真正列入会计报表的只 有6项。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会计信息显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况,并且可能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一、传统会计下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传统会计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是以新颁布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依据 的。根据该《准则》,无形资产只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1) 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首先, 根据资产的定义,只有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才能确认为资产,否则, 就是费用。其次,这种利益的流入,应是企业所能控制的。具体来说,企业要么拥有 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要么是这种权利通过协议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三,取得该 无形资产的成本只有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计算出无形资产的净收益或净亏损,为 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成本收益信息。此外,《准则》还规定,企业自创商誉因其成本不 能可靠地计量,而不被确认为无形资产。 《准则》在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的同时,对无形资产的计量也提出了具体要 求。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 无形资产,应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 入、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有可靠依据的账面价值或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 价值等等。同时,《准则》还规定了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 账价值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 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期末,按准则规定的方法 确认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后,将摊余价值作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列示在资产负债表 的无形资产项目中。 二、传统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会计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只包括专 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以及购入的商誉,企业 自创的商誉不能加以确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率将越来越高,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 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在高新技术企业,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 标志不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其账面价值 远不及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账面价值,但其产值和利润却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 总和,这不能不归功于微软公司的自创商誉。同样,我国也有类似的高科技企业,但 由于《会计准则》不确认白创商誉,会使得这类企业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反映。除此之 外,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还有很多新兴的无形资产,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 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最普遍、众多会计学者讨论最多的就是人力 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源上的投 入将会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缺乏合理性。对于《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 其计量标准亦缺乏合理性。对于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仅将其开发成 功后为取得专利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注册费和律师费等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 价值,而对于其主要的研究开发费用则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使得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成本不能得到全部确认,同时也不符合收益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大 多数无形资产在尚未开发成功的会计期间里可能不产生任何收益,却要负担大量的研 究和开发费用,而开发成功以后的受益会计期间仅摊销少量的申请、注册费用,这显 然很不合理。 传统的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使得企业账面上的无形资产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 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这一方面不利于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投资 者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以及无形资产方面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含量的高低,从而降 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 三、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增加无形资产项目核算的内客。如由于知识经济环境产生的诸如ISO9000质量 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新的无形资产,应当计入企业 的无形资产,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2.对于传统的无形资产项目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以及购入的商誉等, 按《准则》规定的办法进行计量,但为了在资产负债表中真实地反映无形资产的完整 形态,应改变无形资产摊销支接冲减其账面价值的处理方法,设置“无形资产摊销” 备抵账户,反映其摊销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通过“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 两个项目反映企业的无形资产原始价值和累计摊销价值,并通过两个项目的比较了解 企业期末无形资产的净值。 3.企业自创的商誉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是使企业长期存在超额利润 的童要因素,因而必须正确计量。自创商誉由于其支出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一直以来 都被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可以利用商誉的定义,根据其可以带来的超额收益来计量。 即在企业实际获得酌净收益中,扣除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净收益及非商誉因素 (如政策优惠、特殊行业或垄断经营等)取得的净收益,就是由企业的自创商誉取得的 超额收益,将该收益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资本化,即可作为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具体 计算如下: 超额收益=实际净收益-按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净收益-非商誉因素的净收益 商誉价值=超额收益÷平均利润率 4.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企业因此对研究与开 发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其对未来经营成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研究与开发费用和 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的形成关系非常密切。对于研究与开发费用是应该资本化还是费 用化处理,应根据研究与开发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而不能笼统地计入当期费用。研 究阶段由于不会产生应予确认的无形资产,其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开发阶段 如果其产生的无形资产可以确认,即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有目的从事无形资产开发并 使用或销售它;完成该无形资产,使其能使用或销售,且在技术上可行;能够证明该 无形资产的产出市场和对企业的有用性;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该开发项目的完成;归属 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则可以将开发费用资本化,计入无 形资产,否则应作为当期费用。 5.人力资源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高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浪潮,已 将企业间的竞争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对人力资源价值进 行核算和管理的方法--人力资源会计也应运而生。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