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
录入时间:2002-10-28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8/2002信息】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管理
内容越来越多,管理项目越来越复杂、越细致,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财务数据信息也
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因此,依靠落后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客观实际的需求,如
何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会计电
算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就如何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
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
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
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
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
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
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
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
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
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
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
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二、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
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
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
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
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
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
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
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
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
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
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
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
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
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
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
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
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
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
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
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
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
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
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
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
子。
三、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
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
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
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
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
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
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
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
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
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
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几年来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经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想在管理工作中有所
发展,首先要从领导开始转变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科技信息和开发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经常参加计算机技术展示会和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不
仅能简单操作计算机,而且要能开展一些简单的编程工作,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的感性
和理性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及其在管理工作中所起
到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舍得投资,为应用计算机技术打下可靠
的经济基础。其次组织更多的管理人员采用拉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或与其它技术实
力雄厚的单位、科研院校联合起来,开发出经济实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培养出更多
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职工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去学习有关计算机基
础知识及编程技巧,提高上机操作的水平,甚至参与一些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同
时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编程人员,在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管理
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多种管理业务知识,把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同具体的管理业
务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更高水平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二个强大的
培养双向或多向人才的学习潮流。
实践证明,走全员化管理道路是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最有效途径。不管企
业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可采用这种方法。企业经济效益好,可以采用全方位全员双向
培训;如果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可以先让一些业务能力强、头脑灵活的财会人员去
参加计算机短期或长期培训班,并参与一些会计软件的开发工作;这样可以缩短计算
机软件的开发周期,开发的会计软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可以让具有计算机专业
知识的人员去参加会计知识辅导班或会计知识讲座,在掌握了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开
发一些会计信息处理软件,应用到会计管理工作中,使之更能体现计算机专业人员的
优势,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逻辑性更强、更完善。另外可以引进一些比较完善的会计软
件或软件包,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改,用他人的智慧为自己服务,这样可以减少软
件开发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软件开发的周期,提高软件开发工作的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