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探讨--现金汇总表方法
录入时间:2002-10-1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0/2002信息】 一、现金汇总表方法的产生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由
于所在企业是多元化经营,会计的业务量很大,不同性质的会计业务又相互渗透,因
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资料分散。如果核照准则中介绍的编制程序编制现金流量表,存
在编表依据的资料核对困难,数据的准确度较低,汇总的报表质量不高,影响编表速
度等诸多问题。经过几年的编制实践,多次改进编制方法,最终选中了现金流量表直
接法的编制方法--现金汇总表方法。
现金汇总表方法把编表工作分散在平时进行,与凭证、账簿和报表存在核对关系,
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表前完成。减少了编制难度,省去了
分析编制调整分录工作,提高了报表质量,给期末繁忙的会计工作减轻了负担。
现金汇总表方法,是从会计学基础的“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得到启示的,
因而取名“现金汇总表方法”。
采用现金汇总表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只需经过两大步骤便可完成,即第一
步,编制“现金汇总表”;第二步,“登记现金流量工作底稿”。
二、现金汇总表方法操作程序
现金汇总表方法就是编制现金汇总表和登记现金流量工作底稿,应按以下程序进
行。
第一步,将科目汇总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等科目的借
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过入现金汇总表的现金流量发生额对应栏,计算各科目净增加
额(借方-贷方=净增加额),结计各栏合计。
第二步,对科目汇总表包括的记账凭证进行登记。登记涉及内容分二类;第一类
涉及提取现金、现金存行、存款转户等现金形式转换发生额,直接登记在T形账户中,
借方、贷方同时登记。第二类是涉及现金流量项目,包括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的登
记。
对收款或付款凭证记录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金额,依据业务内容涉及的对应科目,
判断并确定现金流量项目,先将项目名称写入现金流量项目金额汇总的某一栏(涉及
项目依次自左向右安排)上空格中,再将金额登入下空格中,以后同一项目金额依次
在下空格中逐笔登记。登记完毕,分别结计各项目金额小计。现金形式转换发生额的
各项小计之和登入“发生额合计”,现金流量项目金额汇总的各项目小计金额之和等
于现金流量发生额的净增加额合计。
对内部单位之间的资金划转,先独立列项登记,在编制汇总现金流量表主表时做
互抵处理。
对转账凭证的登记,不影响现金流量的增减,但影响现金流量项目间的变化,只
登记涉及现金流量项目发生转换的业务。如支付工资薪金的付款凭证,只记录实发金
额,工资的用途是在分配时才能明确,若有分配到在建工程的工资薪金,需要调整到
投资活动的购建固定资产项目中,同时减少经营活动的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又如,支
付预借的费用款,依付款凭证登记在经营活动的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当报销冲账反映有购买商品时,就要依转账凭证,把为购买商品而改变用途的现金调
整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同时调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
金。
第三步,以现金汇总表为基础,将现金流量发生额和现金流量项目金额汇总的各
项目金额,对应登记到现金流量工作底稿、一张现金汇总表的内容,在现金流量工作
底稿中登记一行,当期现金汇总表登记完毕,纵向结计本月合计和本月止累计项目金
额。上月止累计项目金额,直接抄上期工作底稿的本月止累计项目金额。
至此,完成了现金汇总表方法的全部内容。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时,将现金流量
工作底稿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个部分的本月止累计各项目金额,对应
填入现金流量表主表即可。
现金流量工作底稿包括的四个部分存在核对关系。现金发生额中,借方、贷方累
计发生额,与明细账、总帐可以先行核对,净增加额的本月止累计与经营活动、投资
活动、筹资活动三个部分的净额本月止累计之和相等。(ai200209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