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拟上市和已上市商业银行执行不同会计审计标准影响分析

录入时间:2002-08-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6/2002信息】 1999年以前,拟上市的商业银行所提交的 审计报告是按照当时的国内标准出具的;2000年拟上市的商业银行也主要是以当时的 国内标准出具,但同时需出具国际标准的审计报告作为参考。 2001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5 号的通知》(证监会计[2001]60号)明确要求“除按照国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外, 还可以或应当按国外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另外,对按不同标准所产生的差异也 作了明确规定:“同一管理层对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同一事项不能作出不同的会计估计。 因而就同一事项,两份财务报告不应存在会计估计差异”。这一规定,从实际效果看, 无异于全部要按照国际标准出具审计报告。因为,目前我国上市银行采用的会计政策 与国际标准相比已相差无几,而重要的是在会计估计上的差异,如呆账准备金计提比 例、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等。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证监会对2000年以前拟上市银行的要求比较宽松,而2001 年以后则比较严格。这些差异必将对2001年以后准备上市的银行乃至金融市场产生以 下影响: 1、由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会计审计标准,使得不同时期上市的银行,其上市 审计报告所含的“水分”不等。2001年以前上市的银行,其净资产、累计未分配利润、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相对较高,但所合“水分”较多;2001年以后上市的银行,其 净资产、累计未分配利润、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相对较低,但所含“水分”较少。 2、使2001年以后商业银行上市的“门槛”抬高。因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 直采用非稳健的会计政策,银行积累了许多呆账,若在上市申请时突然严格按照“国 际标准”,采用最审慎的会计准则,计提较高比例的呆账准备金,其净资产和累计利 润必将大幅下降。这样处理,等于在上市审核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尺于”,使2001 年以后申请上市的银行在不公平中竞争。 3、造成商业银行之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由于非上市银行与上市银行执行不同 会计政策、2001年前与2001年后上市的银行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必然造成商业银行 之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特别是2001年前与2001午后上市的银行,由于执行不同的会 计审计标准,使其账面每股净资产、每股盈余、市盈率等指标缺乏可比性,这不利于 投资者正确分析与评价不同的上市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不利于形成同类上市 公司之间的合理比价。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