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会计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三)

录入时间:2002-07-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5/2002信息】 关于考试答题的一般技巧   会计资格考试的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多项、单项)、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分录 题)、简答题(仅限经济法)、综合题等。各种题型的特点不同,答题的方法、技巧 也不尽一致。例如,选择题是考试中极为流行的一种题型。这种题看起来很容易,因 为答案都摆在卷面上,你只要将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就行了。但参加过一两次标准化考 试的考生都知道,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对考生的知识、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下面 就选择题、判断题、计算与分析题的基本特点及答题技巧简要介绍如下:   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之分,通常占卷面分数的30%一40%左右,主要测 试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命题者常常使迷惑答 案具有同等吸引力。因此,你不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吃透,是很难回答有经验 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的。   答好选择题,当然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如果再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将使你 如虎添翼。下面的提示有助于你掌握答题的技巧:   (l)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前已述及,采用选择题型,其中最主 要的原因是一份试题可以覆盖大量的材料。因此,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 答。在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且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 估计。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 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你就 有足够时间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   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 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 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通过对历届考试试题的分析,命题者在一份试题中所包括的题量,往往比规定的 合理(正常)答题时间所完成的题量小,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答题速度,试题规定的 考试时间应该有一定的富余。   (2)按题目要求答题。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一下就开 始答题了。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 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而我 们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 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请 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可能都 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   (3)运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 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 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 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 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   (4)运用猜测法。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 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一份试 卷有10道备选答案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你有把握选对的只有6道,其得分为6分(每 道题1分)。如果盲目乱猜余下的4道题,按概率来说,你可能猜对一道题,于是你的 总分数为7分。假如你对不懂的4道题,都能成功地排除二个备选答案,你可望猜对 2-3道题,这时你的总分为8-9分。这个分数对于一道满分为10分的单项选择题来说, 应该是很理想的。   (5)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 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请看过去曾经考过的一道题:甲厂向乙厂购 买20吨化肥,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化肥在运输途中丢失近5吨。按照法律规定, 作为货物所有者,( )   A.甲厂有权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B、乙厂有权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C、甲厂有权向乙厂请求赔偿 D、甲、乙两厂有权共同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这里,本题的关键词是“货物所有者”,备选答案中“货物的所有者”出现三个: 甲厂、乙厂、甲乙两厂。由于试题基干项说明“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乙厂代 办托运后,化肥的所有权即由乙厂转为甲厂所有。故答案只能是   A或C。又由于乙厂只是替甲厂“代办”,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甲、乙双方的 权利和义务已经了结,甲厂无权再向乙厂提出除货物质量以外的要求,显然答案只能 是A了。如果题目指明“合同约定由乙厂负责托运”(而不是“代办”),答案当然就 只能是   B了。因为在货物运抵甲厂以前,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   总之,由于选择题命题难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选择答案都是很理想的。有些答案 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测成功率。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你最好仔细考虑各个选择答 案,把备选项与基于项、备选答案与备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不要盲目胡猜,不 要选择那些看起来像、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错误答案,中了命题者的圈套。   2、判断题的特点与答题技巧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 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你的答案是指出 它的正确或错误。判断题的类型有许多种,有的直截了当地陈述了事实,考生的任务 是确定事实的对或错,如:“持续经营假设为企业采用历史成本提供了前提条件。” 有的包含了事实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你必须判断这些事实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 还是错。如:“某建筑装饰材料公司,一方面批发、零售货物,另一方面又对外承接 安装、装饰业务。对于这类混合销售行为,应该视同销售货物,就其取得的销售收入 和劳务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税。”在这个问题中,你既要判断上述行为是否属“混合销 售行为”,又要判断这种“混合销售行为”是否应缴增值税。   要构思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说某道命题正确时, 它必须一直都是正确的。因此,判断题中常常含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 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 “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你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在某些情况下,一种说法有时可以说是对的,有时可以说是错误的。例如:“在 生产企业中,降低成本可以提高利润。”这句话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 算是正确的。如果由于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不但不能 增加利润,反而会使市场丧失,难以生存。因此,成功的考生在答题时,需要对试题 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作“对”或“错”的判断。下面一些原则,或许会对你有一定 的帮助(注意题中的粗体关键词组):   (1)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如“存货周转率越高,表 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   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 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 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   (2)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如“普遍认为,建立我国 统一的会计准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简单算术平均数 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情况下的一种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 持莫成本习性。”   (3)只要试题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其道理很简单,请看下面这个命题:   虽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规定厂长有权“任免或者聘 任、解聘企业中层行政领导干部”,但同时又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营企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不能由厂长 任免。   本题包含三个问题:《企业法》是否规定厂长有“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业中层 行政领导干部”的权力;《企业法》中是否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段话;国营 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否属于“法律规定除外”之列。如 果这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整个命题就是错的。本题答案应该是“错”,错 就错在第三个问题上。   (4)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请看清试题评分要求。如试题未注明要倒 扣分数,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答对的机率是50%,切莫 放过这种“捡来的”分数。   3、计算与分析题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 般较大(20%一40%),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 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 (一般来说,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作出预测,并且预测的准确率在60%以上),你可 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计算与分析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l)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经验表明,这样做是 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 取解题信息。   例;某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以产品销售收入为周转额计算,为100天;以 产品销售成本为周转额计算,为146天。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解题过程:首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是求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收 入、销售成本均有关系,其关系是:   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销售成本/销 售收入   根据上述关系可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要确定销 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必须从“周转天数”入手。由于周转天数与周转额的关系是 反比例关系,因此,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应为100/146,而不是146/100。至此, 问题基本解决,该企业销售利润率=(1-100/146)×100%=31.5%   (2)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 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也写在答卷 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 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   (3)注意解题步骤。计算与分析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5一10分),判卷时, 多数题是按步骤给分的。而我们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虽然 会做但得分不全。这就是有些考生满以为考得很好,而成绩公布后却分数不高甚至还 怀疑老师判卷有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 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 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 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