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录入时间:2002-06-13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3/2002信息】 一、分析企业投资回报率 (一)现金回收额(或剩余现金流量) 现金回收额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之和。计算公式为:现金回收 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该指标相当于净利润指标,可用绝对数考核。如果为正数,则该企业现金流入量 大于现金流出量,即该企业投资回报率大于贴现率;如果为负数,说明该投资项目的 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分析时,应注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是否有其他不正常的现金 流入和流出。如果是企业集团或总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考核,可根据实际收到的现金 进行考核。现金回收额=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分得的利润+收到的管理费用+收到的折 旧+收到的资产使用费和场地使用费。 (二)现金回收率 现金回收率=现金回收额/投入资金或全部资金(这里现金回收额是指实际收到 的现金回收额按一定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该指标大于1,说明其收益超过其成本; 等于1,说明现金的流入等于现金的流出;小于1,说明其报酬率没有达到预定的贴现 率。 二、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看企业的实际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期末现金和现 金等价物余额/流动负债。由于流动负债的还款到期日不一致,这一比率一般在0.5 至1之间。 三、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利 润+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 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二)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 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即购进了呆滞积压商品;和经营业务萎缩。 (三)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 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100%。此项比率一般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 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 (四)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用于职工的各项 现金支出/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 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 者由于分配政策失控、职工收益分配的比例过大;如比率过小,反映职工的收益偏低。 四、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固定付现费用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注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 金-支付各项税金的现金)/各项固定付现费用。这一比率如小于1,说明经营资金日 益减少,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萎缩,收入减少;资产负债 率高,利息过大;投资失控,造成固定支出膨胀;企业富余人员过多,有关支出过大。 五、分析企业资金来源比例和再投资能力 (一)企业自有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投 资收回的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付出的现金。 (二)借入资金来源=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各种借款收到的现金。 (三)借入资金来源比率=借入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来源+借入资金来源)×100%。 (四)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比率=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00%。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有多少是自有的资金来源。在一般情 况下,企业当年自有投资资金来源在50%以上,投资者和债权人会认为比较安全。 (l20020303512)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