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辅导库 > 正文

负债筹资与资金结构的优化

录入时间:2002-04-02

【中华财税网北京04/02/2002信息】 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 例关系,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资金结构的优劣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在学习 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的掌握: 1.理解资金结构的概念。资金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资金结构是指长期 资金的结构,广义资金结构是指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结构。教材虽 然对此虽然没有确指,但一般是指长期资金的结构,即从狭义上定义资金结构概念。 值得强调的是:财务管理讲的资金结构实际强调的是负债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 重。 2.从风险与收益均衡的角度,理解资金结构中负债的意义。合理负债对企业有 重要意义:一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负债筹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负债资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需注意是:负债的增加可能会产生财务杠杆利益, 但投资人、经营者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则其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而对债权 人而言,由于其承担的风险较股东小,因而其要求的报酬(收益)也较少,再加上所得 税率的影响,所以债务筹资的资金成本较低。财务管理旨在创造一种均衡:风险与收 益的均衡,即在适当的风险下获得适当报酬,而不应过分追逐利益而放大企业的财务 风险。 3.理解最优资金结构的概念。最优资金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 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它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并与企业 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微观条件分不开的。不能武断地说债务筹资资金成本较 低就能使企业资金结构达到最优状态,也不能武断地说发行股票筹资能降低企业股票 风险就是首选的筹资方式。我们要结合不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财 务状况、不同盈利能力来考察其最优资金结构。所以,在答题时,要注意题中有无 “一定条件”。 4.掌握资金结构确认的方法。资金结构的管理,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着手, 并使二者有效结合。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应该着重掌握以下两种定量方法的应用,还 要注意与其他部分内容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点解题。对于定性的因素分析法要 知道有几种因素及其影响。 (1)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EBIT--BPS分析法) 这种方法以分析每股利润的变化来判断资金结构合理与否,凡能提高每股利润的 资金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要重点掌握确定息税前利润无差异点的公式及 负债和发行股票筹资两种方式的适用范围。即: 处于无差异点时, EPS1=EPS2, 因而有:[(EBIT-I1)(1-T)-D1]/N1=[(EBIT-2)(1-T)-D2]/N2 一般来说、当息税前利润大于无差异点时,利用负债筹资比较有利;当息税前利 润小于无差异点时,发行股票筹资则比较有利。 例1:某公司原有资金700万元,其中债务资金200万元(每年利息24万元),普通股 资本500万元(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50元)。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 元,其筹资方式有二: 其一: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面值50元; 其二:全部筹借债务:债务利率仍为12%,利息36万元。 公司的变动成本率60的%,固定成本为180万元,所得税率为33%。 请确定两个方案的适用条件。 解:用S表示销售额,则 EBIT=S-(60%-S)-180 由于在无差异点上EPSt1=EPS2, 所以: [(EBIT-24)(1-33%)-0]/(10+6)=[(EBIT-24-36)-0]/10 求得: EBIT=120(万元) S=750(万元) 也就是说,当盈利能力EBIT>120万元(或者说当销售额高于750万元)时,利用负 债筹资较为有利,宜采用第二方案;当盈利能力EBIT<120万元(销售额低于750万元)时, 不应增加负债,以发行普通股为宜,宜采用第一方案。若绘制EBIT-EPS分析图更为直 观,这里从略。 顺便说一下,从本例中也可以看出资金结构概念中的“一定条件”的重要性,不 能脱离“一定条件”谈实现企业最优资金结构筹资方式的优劣。 这种分析方法仅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筹资方式的比较,而不适用于多种筹资方式混 合方案(如下例情况)的比较。此外,该方法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它假定每股利润的增 长都会直接导致股价的上升,事实上经常是随着每股利润的增长,风险也加大。如果 每股利润的增长不足以补偿风险增加所需的报酬,尽管每股利润增加,股价仍然会下 降。 (2)比较资金成本法 与EBIT-EPS分析法没有考虑风险因素不同,比较资金成本法认为公司的最佳资金 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利润最大的资金结构。同时,在 公司总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下,公司的资金成本也是最低的。所以,为使公司达到或 保持最佳资金结构,应该选用能使公司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案。这里,要注意与计 算资金成本方法及股票收益率方法的综合运用。 例2:某企业目前资金结构如下表: 资金来源 金额(万元) 长期债券,年利率8% 200 优先股,年股息率6% 100 普通股,25000股 500 合计 800 该公司普通股每股面额200元,今年期望股利为24元,预计以后每年股息增加4%, 该公司所得税率33%,假设发行各种证券均无筹资费用。该公司计划增资200万元, 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发行债券200万元,年利率为10%,此时普通股息将增加到26元,以后 每年还可增加5%,但由于风险增加,普通股市价将跌至每股180元; 乙方案:发行债券100万元,年利率为10%,发行普通股100万元,此时普通股股 息将增加到26元,以后每年再增加4%,由于企业信誉提高,普通股时价将上升至230 元。 要求:通过计算,在甲、乙两个方案中选择较优方案。 解: (一)计算目前资金结构下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长期债券比重=200/800=25% 优先股比重=100/800=12.5% 普通股比重500/800=62.5% 长期债券成本 =[200× 8%×(1-33%)]/[200×(1-0)]=5.36% 优先股成本=100×6%[100×(1-0)]=6% 普通股成本=24/200+4%=16%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25%×5.36%十12.5%×6%十62.5%×16%=12.09% (二)计算按甲方案增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原债券比重=200/1000=20% 新发行债券比重=200/1000=20% 优先股比重=100/1000=10% 普通股比重=500/1000=50% 原债券成本=5.36% 新发行债券成本=[10%×(1-33%)]/(1-0)=6.7% 优先股成本=6% 普通股成本=26/180×100%+5%=19.44% 甲方案综合资金成本 =20%×5.36%十20%×6.7%十10%×6%十50%×19.44%=12.73% (三)计算按乙方案增资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原债券比重=200/1000=20% 新发行债券比重=100/1000=10% 优先股比重=100/1000=10% 普通股比重=600/1000=60% 原债券成本=5.36% 新发行债券成本=10%×(1-33%)/(1-0)=6.7% 优先股成本=6% 普通股成本=26/230×100%十4%=15.30% 乙方案综合资金成本=20%×5.36%十10%× 6.7%十10%×6%十60% ×15.3%=11.52%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乙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不仅低于甲方案,而且低于目前的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所以应选择乙方案,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较低。 学习该种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追加筹资方案的选择, 因此应重新计算各种筹资方式的比例。在本例中,是按100万元重新计算各种筹资方 式的比例。(2)对同一借入资金方式而言,如果追加筹资的利率(本例中新债券的利率 为10%)与原筹资的利率(原债券的利率为8%)不同,应把他们视为不同的筹资方式处 理,分别计算其比重和资本成本,然后计算加权资金成本。(3)由于同股同权、同股 同利,新老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完全相同,因而新发行股票和原股票的资金成本均应按 现行市场价格计算。 5.掌握债转股的概念、条件与实施范围,理解债转股的优缺点。狭义的债转股 特指我国近期出台的一项政策:以新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 行原有的不良资产转给该公司,作为其特有原债务企业的股权。对债务企业而言,债 转股不是一种筹资方式,应该掌握债转股的优缺点。 6.国有股减持是指按照特定方法减少国有股(含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比重,增 加其他股份的比量。国有股比例过高有着严重的弊端,所以国家陆续出台了国有股配 售、发行股票时减持、协议转让、国有股份回购等减持的方法,一方面解决我国上市 公司国有股比例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用减持和变现的国有股资金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在此,应注意《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前二点规定。 (b20020314007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