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到多项资产时,涉及补价和未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录入时间:2002-01-28
【中华财税网北京01/28/2002信息】 当未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基本原则是按换
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
与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涉及补价时,应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支付补价的,基本原则是按换入各项资产
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与补价和应支
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二、收到补价的,首
先应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和应确认的收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然后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
入账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辆货运汽车和一辆客运汽车同时交换乙公
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机床和十台电脑。甲公司货运汽车的账面原值为
20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100000元,公允价值为130000元;客运汽车的账面
原值为10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0000公允价值为75000元。乙公司机床的账
面原值为30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200000元,公允价值为160000元;电脑的
账面原值为8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20000元,公允价值为65000元。甲公司另
外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000元。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没有为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
产减值准备;整个交换过程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第一步:计算确定所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支付的货币性
资产之和的比例
20000/(130000+75000+20000)=8.89%
由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为8.89%,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易的
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步,计算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货运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160000/(160000+65000)
=71.11%
客运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65000/(160000+65000)
=28.89%
第三步,计算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
(100000+50000+20000)
×71.11%=120887(元)
客动汽车的入账价值:
(100000+50000+20000)
×28.89%=49113(元)
第四步,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累计折旧 150000
贷:固定资产
——货运汽车 200000
——客运汽车 100000
借:固定资产
——机床 120887
——电脑 49113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银行存款 20000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第一步,计算确定所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20000/(160000+65000)=8.89%由于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为8.89%,低于25%,因此,这一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性交换,应按非货币性交易的
耗则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步,计算确定应确认的收益和换入资产价值总额
应确认的收益
=20000-[20000/(160000+65000)]
×(100000+60000)=5778(元)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
=(100000+60000)-[20000/(160000+65000)]×(100000+60000)=145778(元)
第三步,计算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货运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130000/(130000+75000)
=63.41%
客运汽车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75000/(130000+75000)
=36.59%
第四步,计算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货运汽车的入账价值:
145778×63.41%=92438(元)
客运汽车的入账价值:
145778×36.59%=53340(元)
第五步,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0000
累计折旧 220000
贷:固定资产
——机床 300000
——电脑 80000
借:固定资产
——货运汽车 92438
——客运汽车 53340 银行存款 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65778
借:固定资产清理 5778
贷:营业外收入 577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