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录入时间:2001-07-04
【中华财税网北京07/04/2001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当
长期投资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核算时,由于帐面余额是按照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价值
中所拥有的份额而进行调整的,因此当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可收回价值低于帐面价值时,
投资单位也应提取减值准备。如果被投资单位是受投资单位控制的,则在合并会计报
表时产生了减值准备应如何处理的问题。
由于现行会计制度对此尚未规定,实务中处理也不一样。有的将其作为合并价差;
有的比照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处理,按原分录抵消。
笔者认为,减值准备如何处理,不能简单地比照其他准备项目,而应在分析其实
质的基础上确定其处理方法。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与坏帐准备同是资产减值准备,但范围不同。对坏帐准备来说,
是对局部资产计提的,对应的是母子公司之间某一项债权债务。当母子公司报表合
并后,债务方的资产一经合而为一,应收帐款等于收回,坏帐因素自然消除,除非债
务方的总资产小于该项内部债务,而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因此坏帐准备应予全额
抵消。但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是被投资方的整体净资产,其可收回金额的减值隐含在
总资产中。既然被投资单位的总资产减值已成事实,因此合并报表也应反映这个事实。
如果在抵消长期股权投资的同时也比照抵消内部应收帐款的同时抵消坏帐准备的方法,
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抵消(即借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记“投资收益”),就
会将原来已经反映较为真实的资产又重新虚列,同时高估了收益。
因此,笔者的看法是:
1、从理论上来讲,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实际上是合并总资产的减项,不能抵消。
但由于它是按照单个项目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既已抵消,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还留在
报表项目中,于理不合。实际上当子公司的资产一经并入,此时的减值准备的意义已
经发生了变化,体现的是子公司资产的减值,因此减值准备或是应下推到子公司各项
资产中去,或是在合并报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2、由于下推比较困难,也无法—一对应;国家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单列项目也
不实际。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将其转入“合并价差”项目。由于是贷差,同样达到夯
实资产的目的。这样,既解决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
尬,也真实反映了合并资产的价值,使母公司原来运用的谨慎原则在合并报表中继续
得到体现。
(3)